在我国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有一个村庄——皮家村。
提起湖北省大家都知道,交通地位显著,有九州通衢的美誉。
再说十堰市可能很多朋友也知道,这个城市也叫车城,被誉为卡车之都。
但说到郧县可能知道的人就寥寥无几,皮家村这个小村庄更是无人知晓。
但从年之后,这个原本默默无名的小村庄开始被一些旅游爱好者熟知。
此后每年到这个小村庄旅游的人逐年递增,络绎不绝。
是不是这个小村庄有秀人的景色?这里的景色一般,只是因为这个村里有一个“神奇”的山洞。
这个山洞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每年清明前后“吐鱼”,短短几天时间能“吐”上万斤鱼。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原本普通的山洞,每年几天时间能“吐”上万斤鱼?
01、十里八乡的“明星村”皮兴林世代生活在皮家村,对村里的过往历史都略有了解。
这个村庄处于群山环抱之中,虽然相对比较闭塞,但村子周围有山有水。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子附近有山有水又有田地,所以当地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非常和谐。
在皮兴林的记忆里,从他记事起,每年清明节前后,村子里都会非常热。
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上山,甚至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也都会赶过来一起上山。
那么,村民们在这个时候争相上山究竟要干什么?
原来,每年的清明节前后,皮家村附近的一处崖洞里都会“吐”出大量的鱼,多的时候几天时间就能“吐”上万斤。
因此,皮家村在当地十里八乡颇有名气,俨然成了当地的“明星村”。
每到时节,众多村民都会带上自制的竹篓上山“接”鱼。
“接”鱼的过程非常简单,只用把竹篓放在流水的岩洞口,然后上面盖上一层杂草,在旁边聊天休息即可。
要盖上杂草的原因在于,这种鱼儿貌似比较怕光,把洞口遮挡起来之后,收获的渔获明显更多一点。
据村民讲,出鱼多的时候,仅需五分钟左右,便会收获满满一篓的渔获,大概有30-50斤左右,基本跟捡鱼差不多。
村民收获这种鱼之后,都会拿回家里制作美食。
据说这种鱼内脏占比极小,所以吃起来没有普通鱼的那种土腥味,肉多、少刺、肉质鲜嫩是这种鱼的最大特点。
当地村民,回家之后,通常只在上面撒一点点盐巴,然后油炸,做好之后满屋飘香,只闻味道就让人垂涎欲滴。
崖壁“吐”鱼的现象在当地一直存在,当地村民并不明白具体原因,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在崖壁“吐”鱼口的下面是一条宽阔的大河,叫做滔河,儿时皮兴林经常跟着小伙伴一起在河里洗澡摸鱼。
儿时洗澡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皮兴林曾经对崖洞内部进行过一番“探寻”。
当进入到崖洞内部时,他只发现水流是从地下涌出的,但并没见到成群的鱼儿出现。
所以,每年清明前后,大量的鱼儿从崖洞口“吐”出,这些鱼究竟从何而来,始终是个迷。
02、鱼儿的来源关于崖洞内鱼儿的来源,大家也是众说纷纭,在当地有几种猜测。
第一种猜测,村民怀疑是不是大山隔壁的村庄有人专门养鱼,这些鱼儿是漏网之鱼。
为了证实猜测,有心的村民还专门走访了周围方圆百里的村庄,询问当地是否有人养殖鱼儿。
结果,一番问询下来,周边的村庄没有一户村民有养鱼的经历。
这也就排除了,这鱼儿是别人饲养的“漏网之鱼”。
第二种猜测,有人怀疑这鱼儿是不是来自当地滔河里面的鱼儿。
相关人员一起走访了,当地镇上大大小小的鱼市,但鱼市上根本没有见到这种鱼儿的踪影。
当把这种鱼儿的标本拿给常年在当地贩鱼的鱼贩看时,鱼贩只是说听说过这种鱼,但平时没有收到过。
通过对当地多数鱼贩的走访,了解到滔河内根本没有捕获过这种鱼儿。
那么也就是说,这种鱼儿来自当地滔河的猜测也不成立。
既然附近没有人养鱼,鱼贩在当地河里也没有收到过类似的鱼,那这种鱼儿叫什么?究竟从何而来?
为了查明真相,记者带着鱼儿标本专门走访了郧县水产局的工作人员。
当看到这种鱼儿标本之后,水产局工作人员也颇感意外。
只见这种鱼儿个头不大,头小身子大,剖开之后,发现鱼儿的内脏很少,多数鱼儿基本都是“饿着肚子”的情况。
工作人员,越看越感觉蹊跷。
最终确认在当地淡水河里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这种鱼。
连当地水产局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听说过这种鱼,这就更为这种鱼儿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虽然没有见过,工作人员还是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到了这种鱼儿的学名——多鳞铲颌鱼。
03、专家介入,真相出现郧县的水产专家虽然查询到这种鱼的学名,但依旧不能解释这种鱼的来源。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皮家村清明节前后‘吐’鱼的奇观。
一些旅游爱好者开始争相来到这个偏僻的小村庄一探究竟,这其中就包括一名鱼类学家。
张春光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常年从事对动物的研究,尤其对各种鱼类颇有研究。
当他听说皮家村有“崖洞流鱼”奇观时,就对这个崖洞“吐”出的鱼非常感兴趣。
在当地村民的引荐下,年清明节前后,张春光研究员专门来到了皮家村一探究竟。
当地村民对张教授的到来都表示强烈的欢迎,因为他们也都非常想知道这种鱼的具体来历。
其实普通村民最关心的问题是:吃这种鱼类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为了尽早揭开真相,张教授赶到皮家村之后便马上跟随村民来到了崖洞处查看情况。
当赶到崖洞附近时,赵教授心里逐渐就有了答案。
原来张教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对我国的珍贵鱼类进行研究。
当他看完鱼儿,又看了鱼儿附近的生长环境就基本确定了这确实是多鳞铲颌鱼。
这种鱼类喜欢生活在海拔-米的河流或者溶洞中,这种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怕冷。
每年秋后就会从河中入泉,找到温暖的溶洞处躲藏过冬,“冬眠”过后4月份,便会从洞中鱼贯而出。
这种鱼出洞时往往都是在半夜悄悄出洞,这也是当地村民为何在“接”鱼时,用杂草盖着洞口产量就高的原因所在。
张教授称这种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支流水质较好、人迹稀少的地方。
在上世纪长江支流地区多地有关于山洞流鱼的报道,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改变,类似的报道越来越少。
皮家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跟当地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个村庄之后十多户人家。
绕村而过的滔河,河水清澈见底,水质常年保持优级以上,这种环境正是多鳞铲颌鱼喜欢的生活环境。
也正因如此,当地每年清明或者谷雨季节之后就会出现“崖洞流鱼”的现象。
张教授虽然确定了这种鱼儿的品种,以及鱼儿在此出现的原因,但村民心中仍有疑惑。
崖洞内如此多的鳞铲颌鱼从何而来?它们究竟靠何生存?
04、地质专家揭开鱼儿来历为了进一步查明鱼儿来源真相,记者专门拜访了十堰市地质研究专家。
听完记者的描述之后,地质专家程晓武对这个特殊的“崖洞”也非常感兴趣。
当程教授来到皮家村之后,首先对周围山体进行了勘查。
一番勘查下来,发现在皮家村周围的山体内溶洞不止这一处,在其它地方还有多处溶洞。
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它处的溶洞没有水流流出,只有这处崖洞口常年水流不息。
接着程教授开始对山体周围的岩石进行了取样化验,取样的目的是为了查明溶洞形成的原因以及山体内水源的来源。
经过对岩体成分的化验得出,皮家村周边的山体属于灰岩地貌也就是常说的喀斯特地貌。
这里的岩石容易被水冲蚀,常年累月下来就形成了溶洞,溶洞内岩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碳酸钙微溶于水,久而久之,溶洞内的岩石就会被存水腐蚀,慢慢地就形成一个类似蓄水池的池子。
因为滔河绕山而过,所以在附近山体底部可能有暗河经过。
这些鱼儿很可能是通过地下暗河来到溶洞内部,然后冬季在溶洞内聚集,4月份天气暖和之后,鱼儿再从溶洞中出来。
听完地质专家的解释,皮兴林终于明白了儿时在溶洞中看到地下向外冒水的原因所在。
遗憾的是,近年来随着滔河水位不断上涨,再加上当地民众对崖洞口的加固,现在洞口只剩下盆口大小,专家不能够进到“吐鱼”的崖洞内部做更全面的研究。
通过对周围溶洞的查看已经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崖洞内存在地下暗河,多鳞铲颌鱼就是通过地下暗河来到崖洞内部。
05、无独有偶其实,十堰市郧县皮家村“崖洞流鱼”的奇观,并不是当地独有。
年,在四川省青川县境内就发现一组形成亿万年之久的钙化溶洞群内出现过“吐”鱼现象。
据当地村民称,每年秋天荞子成熟季节,当地的溶洞内都会涌出一群群的鱼,所以当地村民都称该洞为“荞子洞”。
据称,荞鱼洞周围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山上时有青猴呼朋引伴,热闹非凡。溪沟秋天鱼群往来,妙趣横生。
仔细对比会发现,荞子洞和皮家村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地都是喀斯特地貌,周围有大河流过,人口稀少,水质较好。
皮家村崖洞流鱼的真相揭开之后,张春光教授向村民表达了既心疼又害怕的纠结心态,并表示:这鱼吃不得!。
心疼是因为,多鳞铲颌鱼是我国稀有的鱼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看到这种稀有鱼类被周边不了解真相的村民拿来煎炸食用,他觉得这简直是暴殄天物,所以非常心疼。
害怕又是因为,多鳞铲颌鱼越来越稀有,他害怕村民每年大规模捕捞食用,这种鱼最终会在当地绝迹。
让张春光教授欣慰的是,当地村民听说这鱼是国家二级保护之后,纷纷表态,以后坚决不会再捕捞此鱼。
年,张春光教授重返此地时发现,当地村民兑现了承诺。
村民们不但自己没有捕捞此鱼,并且在每年的清明前后主动成立了护鱼队。
被村民保护之后,现在皮家村崖壁“吐鱼”的吐鱼量越来越大,吸引了大量前来看奇观的游客。
游客的到来,带动了整个皮家村的经济增长,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
对于皮家村村民来说“我护鱼周全,鱼促我致富”,这或许就是当地村民和多鳞铲颌鱼最佳的相处关系,这也是很值的学习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