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宁强人刻骨铭心的日子
——纪念“5.1”汶川大地震十三周年
〇舟子
(老宁运司对面进交易市场路旁一幢楼房房顶塌落,路边堆满碎砖瓦)
“5.1”汶川特大地震,是山河大地撕裂的苍凉,是美丽人间变成了可怕的地狱,是无数生命的伤痛和消逝。受这次地震的影响,处于陕西西南角的宁强县,人们的生活和日子也瞬间发生了改变,从这一天起,宁强人便步入了余震的折腾和抗震中,并为能过上正常生活而不懈地努力着。年5月1日14时8分,汶川地动山摇的特大地震,就是直线公里以外的宁强,也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强悍和威力。近三分钟的上下、左右的震荡、摇动,伴随着“沙沙”的响声,使许多房子的屋顶塌陷、梁柱墙面破裂、瓦片飞落,公路上散布着无数山坡上滚下的石头。我县青木川、广坪两镇,更是房屋损毁严重,人员伤亡不少。地震那一刻,人们处在惊慌和恐惧中,甚至许多人都感觉自己可能从房中跑不出来,生命危在旦夕。好在地震很快停了下来,楼房、物品虽然受损,但绝大多数人生命无忧。地震结束后,人们感觉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肯定发生了大地震。待地震断电、中断的通讯恢复后,很快从网络上知道是四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据地震部门预测,我们这里当时地震大约是5.7级。“5.1”那天,人们从地震的惊恐中恢复过来之后,首先想到了是去超市、小卖部抢购方便面、饼干、纯净水、饮料等,以备在楼房外躲震时充饥。当晚,惊虚了的人们都是在房外空旷地带,如广场、三角洲公园、街心花园、学校操场等地露宿。也许人们没考虑长远,也许人们还没心思搭棚子。除少数人家抬有钢丝床、躺椅等,大部分都是拿个凳子坐一夜,还有的将塑料布铺在草坪上盖条被子、搭件厚衣服和衣睡觉。五月中旬的夜晚还很凉,半夜里冷气袭人,许多人有些受不了,个别的还感冒咳嗽。当晚10点多、第二天凌晨4点多都发生了强烈的震感,地面抖动时,有人恐怖地惊叫着,给其他人带来世界末日的感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几乎所有人的衣、被皆被水汽浸湿得要滴水。地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习惯。13日起,单位几乎没有上班,商店关门,学校也停课了。小城像台正运转的机器突然停了下来,有些冷清和寂寥。人们都呆在空旷的地方,泡着方便面吃,就着纯净水喝。不敢进房上网、看电视,只能从收音机里听些汶川灾区的消息。见于头晚的受冷不适,想到今后在外躲避地震不是一天两天,有人就找来棍棒、竹竿等材料,买彩条布、塑料布开始搭棚。一家动作,其他人都跟着搭起来。一时半会没东西、没功夫搭的,便用钢丝床、椅子、凳子抢个位置较好的地盘。地震后的两天都是大晴天,或许人们想地震也许就是个三五天、至多一周半个月便过去了,就尽量少花钱,利用家里现有的材料,帐篷于是搭得随意、简陋。小帐篷一般是以户为单位,而大帐篷多是亲戚、朋友、同乡几家合在一起搭的。只一两天,县城所有空旷的地方,帐篷就像快速生长的巨型蘑菇,密密麻麻地到处都是。白天有几次轻微的震感,晚上明月高悬,大部分人搭了帐篷、支了床,因没有较强余震的搅扰,也没有人无端地惊叫,在白花花的月光下鼾声此起彼伏,人们睡得格外香甜。从13日起,中国移动、联通发短信发布汶川地震的消息,并通知我省地震发展的动态,同时还有免费开通了的天气预报。14日上午9点、下午5点有轻微的震感,晚上9时06分有一次较强余震,窗户玻璃发出格至格至响,鱼缸里的水也浆了出来。呆在屋里的人都惊慌地跑出来。气氛陡然紧张了几分。广场、三角洲公园、体育场等空旷场地搭篷的人比昨天更多了,有的还是单位搭的*用、专用帐篷。5月14日夜里较平安。5月15日听说成都、汉中都开始复课,单位也上班了。加之省应急办、省地震局发布消息说“据地震活动规律,汶川地震、余震仍会继续,但不会超过主震震级。”似乎给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人们的心情有所放松,机关单位多已上班,街上人多了,店铺也多已开门,并有人如期举行了婚礼。几天因吃方便面喝纯净水,人们都倒了胃口,街上热面皮、油饼子、核桃馍都成了抢手货,去迟了就买不着。于是,住在帐篷的人开始想办法改善生活,将家里的煤炉子、锅碗瓢盆搬至棚中,做起家常便饭。麻烦的是水电没通,帐篷里又不叫使用煤气炉,甚为不便。当时在宁强人当中流传的一则短信,算是对这种帐篷生活的如实写照“宁强人的烦恼:头上顶着滑坡带,脚下踩着地震带,避险难找安全带,夜里都挤绿化带,老少没有隔离带,睡觉不敢解皮带,苦中作乐喝蓝带。”这几天,人们还有一样非得要做的事,就是赶在天晴将地震塌陷的屋脊和摇落的瓦顶维修好,免得大雨来时屋漏成河。解放*武警、特警、消防和空降官兵开进汶川县城,城里大部分楼房还站立着,伤亡没想象的那么严重。但部队进入北川县城,才知这里是这次地震受损最严重的地方,山坡上坍塌的泥石掩埋了半个县城,县城成了一片废墟,人员死亡惨重,其惨烈之状让人目不忍睹。此次地震和唐山大地震一样,主震一开始就死几万、十万人,由不得你不对地震产生惊慌和恐惧。17日晚上一场大风紧接着一场大雨,几乎将所有简陋的帐篷都吹垮、压塌了。风雨将许多人吹回到了房中,只有极少数人坚持下来,在楼房屋檐下躲避风雨后,又重新搭蓬加固。未想凌晨1点08分四川江油就发生6级地震,房屋摇晃,楼板沙沙作响,持续时间较长,住在屋里的人于夜色中衣服没穿好,就打着精脚片惊慌失措跑出来,再不敢回去,或坐等过夜,或临时搭棚,人们刚松弛的神经又猛地绷紧了。18日因头天的风雨和地震,场地里搭棚、修缮、加固的人更多了,街上形成抢购防震棚、彩条布、塑料布的风潮,市面上其它生意都不行,唯独卖彩条布、塑料布和防震棚的店铺生意兴隆。县城空旷地带帐篷搭得密密麻麻的,外观几乎差不了多少,又没有门牌号码进行区分,白天都不好找,更不说晚上。听说一个老太婆晚上上厕所出来,找不到自家的帐篷,后来还是求助巡逻的才解决问题的。5月19日至1日是死者哀悼日。19日14时8分,县城广场十字路口停的七八辆警车同时拉响了警报,路过的市民都驻足静默,眼含泪珠为汶川大地震的死难者默哀了三分钟。19日白天1点、14点有两次余震。后来知道14点06分较强烈的一次是青川发生了5.4级地震,看来地震正如美国专家预测的那样,以汶川为基点,成东北方向沿地震带发展。我们宁强与四川青川紧挨着,地震震源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当晚国务院通过中央电台,以及四川台、陕西台都发布了汶川有较大余震的消息。省应急办、地震局更是通过短信告知“据中国地震专家会商意见,19日至0日汶川震区发生较强余震的可能性大,我省会有较强震感,特别是汉中、宝鸡,请做好防范,不要恐慌。”晚上县城大街上警笛长鸣,驱逐呆在屋里的人,一直闹了半宿,人才忐忑不安地迷糊过去。这是一个叫人惊慌、恐惧的夜晚。0日宁强抗震指挥部、县*府又发布消息,说“中国地震专家认为::近两三天内可能发生6至7级余震,请广大群众到室外避险。”来自地方*府的信息更容易让人在意,也从而说明情势的严重。人们的情绪依然紧张不安,街上行人少了,开商店的人也少了。人们回家做饭、取东西都是百米冲刺一般,分秒必争,搭棚的人也大有增加。从19日发布消息到1日两三天来,一直很平静,没有震感明显的余震。也就是说发布的消息没有应验,作为汶川震区,处于地震带边缘的我们,并不希望预报的地震按时发生,反而希望这些消息都无果而终,我们的神经是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和惊吓了。5月3日是汉中地震预警的最后一天,5月4日没再延续,说明预警自动解除。街上的人熙来攘去,店铺几乎全开了门,单位也几乎正常上班,一切似乎都恢复了正常,失去很久的那种悠闲、自在的神态又回到了大多数人身上。5日下午我到单位去了一头回到家里,躺在卧室床上正看书。16时分,随着地下“嗵”的一声,楼房像患伤寒病似的快速抖动起来。妻在客厅门口失真地叫着我的名字,头我趿着鞋没命地往外跑时,似乎听到重物哗啦啦垮塌的声音,我本能地回望楼顶,以为是楼顶上的砖瓦塌了下来。下台阶时,我的鞋都跑掉了,直到站在场地上逛跳的心平静下来,再回望时,才发现刚才的声响来之楼房旁跨掉的砖摞。与此同时,楼上、街上的人都惊恐万状、脸色发白地跑到空旷地带。好在又是虚惊一场,楼房没明显的损坏,也无一人伤亡。此次地震来得急而猛,前后不过十几秒,不久电视上就播出了消息,四川省青川县发生了6.4级地震,这是主震之后,迄今为止震级最大的一次。每一次强余震的出现,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的恐慌,而且这种恐慌会进一步加剧。5日前回到屋里的人又急不情愿地出来,拆了棚子的人又重新搭起了棚子,开回去的各种车辆又原分原样地开回到了场地里。到了6日,人们还没从5日那场心惊胆颤的余震中解脱出来,街上人少了,店铺开门的也少了。地震以后,人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要一看见别人扎堆、议论什么,就凑上去,伸上耳朵收集。于是,官方的、小道的、外地的、消息灵通人士的有关地震的讯息,纷至沓来。不时有小道消息传来,说大安卧云山庄、代家坝小学、烈金坝大桂花树下有万只青蛙朝北向迁徙,有成百上千的蛇聚集在树下,这样征兆还引起了*府和地震专家的重视.听来的消息大多都不准确,唯有7日有人说,下午至5点有较大余震。果然16时03分、16时37分,在半个小时左右,四川青川、宁强接连发生两次较强的余震。震后不久,省应急办、省地震局通过短信告知“7日16时37分,我省宁强(北纬3.8度.、东经.6度)发生了5.7级地震。”中央及各省电视台也出现“陕西宁强发生5.7级余震”的字幕。16时37分的地震和此后的信息,对宁强人来说是雪上加霜的不祥预兆。“5.1”汶川特大地震,宁强已属震区,并且紧靠青川的青木川、广坪两镇损坏严重,成为重灾区。现在,冷不丁地震就跑到我们县上来了,我们无可选择地成为震中,这不意味着大的、破坏性的地震就要发生在我们脚踩的这片土地,我们的生命财产时刻受到威胁了吗?接连两次较强的地震,动摇了那些藐视地震,铁心在屋子里呆的人的心理根基。场地里新搭帐篷的人又形成了一轮高潮,各种车辆也开到场子,停满了角角落落。8日起,连续几个大太阳,阳光越来越锐利、炙热,中午的帐篷晒得像蒸笼,呆不住人,只得各自寻找安全、阴凉的地方躲避。天一热,苍蝇多了起来,防疫工作人员打些灭虫杀*的药,也就少了。到了五月底,天气炎热,蚊子多起来,起初用些蚊香也还能凑合着对付,后来实在不行了,就从箱底将多年未用的蚊帐翻出来,总算不再受蚊子叮咬了。生活的问题总是这样一步一步解决的。时间一长,加上天热,人不洗澡,浑身腻味不自在,人们在屋里洗澡又不敢呆的时间过长,至多几分、十分种,洗澡变成了“冲”澡,还得准备好遮羞的衣巾,一旦有情况,需在最短的时间里冲出去。受7日地震的影响,街上冷冷清清,绝少有店家开门,人们一直绷紧神经,保持着高度戒备的状态。但整个一天,除了有些轻微的震感外,并没有发生更大的地震。7日省应急办、省地震局发布信息说“未来余震还可能发生,请宁强、略阳等县加强防范。”请注意,从这天开始“汉中、宝鸡”换成了“宁强、略阳”,地震防范范围的进一步缩小,说明地震预测部门对地震震源所指性更明确。接着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略阳县除*府、公安、卫生、防疫等机关部门留守上班外,其余工作人员全都放假自救。县城开了几列免费火车,有数以万计的人逃灾躲难。宁强的人一听就心慌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们宁强和略阳又是毗邻的两个县,他们这样做,莫非有毁灭性的地震。后来又听到正规渠道传来的消息,说略阳人疏散,主要是县城处在峡谷里,两面高山狭逼,城边有嘉陵江,城边的山上又因前几次地震出现裂缝,随时可能引发地质灾害。若再遇地震,山崩地裂,滑坡滚石,不仅会掩埋城区,还会堵塞嘉陵江,形成堰塞湖,到时不仅县城危险,也会给下游地区造成危机。加之略阳县城人口密集,小小山城八、九万人,不比我们宁强县城豁亮、开阔,人口少,他们连搭帐篷的地方都没有。虽然在地震的日子里,每天一早,各种鸟在帐篷周围的树木里鸣叫歌唱,似乎比平时更清脆、嘹亮、动听。由鸟鸣我们才注意到小城周围依然青山绿水,风光秀美。但这一切都因为闹地震而破坏了人们的好心情,对身边的美景视而不见。因略阳人逃难躲灾的连锁反应,我们这边的人也行动起来,青壮年有工作走不了,就让老人带学生、碎娃到外地(不闹地震的地方)投亲靠友。还有子女参加高考、中考暂时走不了,也做好了准备,一旦考完立马起身。但毕竟有亲友在外地的人不是太多,大部分人还得坚守在家乡的土地上。8日一夜中雨,下得篷下流成了河。9日一天似乎都平静,有人说1时48分青川发生了4.7级余震,但也许太小的缘故,许多人都没有感觉到。地震时间长了,人们要么对地震反应迟钝;要么精神恍惚,出现幻觉,震了觉得没有震,没有震倒觉得震了。5月30日下午晴见多云,北山上的乌云似墨,刮起了一阵更比一阵猛烈的狂风,卷起了冲天烟尘。帐篷又一次经历了狂风暴雨的侵袭和考验,不少棚子被吹得像鸟鼓起的翅膀,人们冒着风雨又一次投入到保护、加固棚子的战斗。近两三天没有明显的震感,看似好现象,可据地震专家分析,汶川主震只释放了很少的能量,还有更多的能量会在余震中持续释放暴发,所以这种不动声色的平静反而叫人有所担心,说不定在你掉以轻心的时候,它给你来个大的地震呢。城郊住扎了一支部队,县城广场还停了一辆通讯应急车。人们对这些现象的反应和猜想是:可能大的余震马上就到,形势不妙。于是,人们在将金银手饰、存折、银联卡带在女人随身的包内,又将值钱的电脑、电冰箱、电视抢出来搬到帐篷里,要有备无患,将损失降到最底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临时居住的帐篷区环境、条件比起初好多了。开放了体育场旁学校的厕所,装了路灯,接了自来水,修了水池,还设置了治安执勤点、医疗点、防疫点等。地震虽然让人心慌、害怕,但也并非人们的想象的那么恐怖。从5月1日到6月5日的5个的日子里,除了5月18日凌晨1时08分四川江油6级地震,5月5日16时分青川6.4级地震,5月7日16时37分宁强5.7级较大余震(地震)外,还没出现更大的破坏性的地震。7日宁强5.7级地震公布以后,有外地的许多朋友、同学打来电话问候平安。但也有人问,宁强现在是不是和汶川地震后一样,房屋倒塌,一片废墟,到处乱糟糟的。我们听了这话觉得过于耸人听闻,随付之一笑。此次地震虽然有些损坏,并无大碍,我们这里的人都还镇定、乐观地生活着。一条流传很广的短信也许是它最好的诠释“天当被,地当床,笑傲风雨卧广场;数星星,看月亮,纵有微震亦何妨;叹人生,话沧桑,以苦为乐在梦乡”。在我们祈福天地保佑宁强的心愿中,地震渐渐远离了我们,人们的生活又回归到平静、安宁的日子里。绿野深处汉江源
舟子
舟子:我这美轮美奂的小城(组章)舟子:宁强人说话春色撩人走巴山舟子舟子:羌州旧影·宁强钟鼓楼县城老地名——羊鹿坪
舟子宁强老地名(之二)·街道老地名
舟子宁强老地名(之三)·山水老地名
舟子宁强老地名(之四):县城和古金牛道农家的狗
舟子雪山的体温和一只漂亮的水鸟
舟子蝉鸣如歌
舟子风雪金刚峡
舟子读陶渊明诗文两题
舟子《质朴的端午》(舟子)云岭随想(外一章)
周安消失的绿皮报刊亭
舟子扯艾草
舟子古城有片麻柳林
舟子鲜花铺满蒲丁路
舟子瞭望旧时代市井生活的一扇窗户——读《汪曾祺全集·小说Ⅰ》有感
舟子铁锁关老街,你还好吗?
舟子选择一本书的艰难
舟子山岭那片白——羌城看雪偶记
舟子我们的春节——年味,从一碗腊八粥中飘来
舟子读《宁强县志-01》随感
舟子感谢鸟儿们的歌唱
舟子油菜花地的童趣
舟子
责任编辑:王化斌苏晓莉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