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又是一年春草绿青川县文化馆邀您共赏清明
TUhjnbcbe - 2021/7/12 12:35:00

又是一年春草绿

青川县文化馆邀您共赏清明民俗讲堂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历史渊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习俗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扫墓祭祀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人们的传统习俗,人们扫墓祭祖时随地烧纸钱、燃香烛、放鞭炮,导致火光四起,烟雾缭绕,影响着群众的正常生活。这种祭奠方式,既充满着迷信色彩,污染着我们的家园,还可能酿成火灾,存在着极大的不安全隐患。我们今日将走进清明民俗课堂讲座,跟随徐少舟教授一起探究传统民俗的科学道理与背后深刻的历史含义。

今日推荐

《又是一年春草绿

清明节民俗赏析》

THEEND

活动主题:又是一年春草绿/青川县文化馆邀您共赏清明民俗讲堂

课程提供:超星名师讲坛

页面编辑:袁静

审核:廖伟、马蓉芳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是一年春草绿青川县文化馆邀您共赏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