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川“桃花源”(组图)
——马鹿桃源社区见闻(一)
桃源社区“桃花源”
四川新闻网青川4月8日讯(记者何清玉)何曾想,东晋大文人笔下“桃花源”之神韵在青川县马鹿镇的砂石村再现。
阳春三月百花开,桃花竟艳正当时。4月6日,记者迎着春风丽日,驱车来到“桃花源”——砂石村。
砂石村位于青川县南部,与青川新区竹园镇毗邻,距竹园新区仅4公里,从绵广高速金子山收费站沿唐家河旅游环线的必经之路前行12公里便到通往“桃花源”路口。寻路而去,数百米,一道十余米高的山梁横在眼前,山梁下有一名为“豁然”的通道便是“桃花源”入口。入口处仅容一车通行,记者便舍车步行,体验现代“桃花源”的美景。
桃源福地祥和新村
这次我们没有按“渔人”的“从口入”直接进入,而是在镇长宫定海的引领下,另辟蹊径从洞口左侧的蜿蜒小径上梁而去,登上梁顶,站在观景亭放眼望去,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以及“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陶渊明笔下的景象跃然眼前。桃花,油菜花,杜鹃花,还有不知名的小花,密密匝匝,簇绽在阡陌田间、房前屋后、溪水两岸。其间“武陵溪”穿境而过,两岸分布着数百户人家,青瓦、白墙、踢脚线,外加花台小栅栏的川北民居小洋楼,如独栋、连体别墅般错落有致。溪流之上有各式小桥连着水泥硬化道路通往家家户户。最特别的是一座叫“逸”的吊桥,行走时晃晃悠悠颇有情趣。过桥后来到“读花台”站在“总理来到我们身边”的浮雕前与温总理一同读“花”。去年5月总理来到砂石村,砂石村的老百姓感到莫大的荣幸,便刻石作为永久留念。
行走间,渐渐的农田劳作的气息渐浓了,老妇新媳悠悠的挥着锄头,在一小绺肥田沃土间播种着。周围是金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小麦,还有刚长出的新苗——*瓜、豇豆、四季豆……。老农夫李天静挑着粪桶从我们身边经过。“现在比以前好多咯!路走起来舒畅,环境打造得很舒适,农村有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出门脚跟都不沾泥,和城里一样,我们感到很舒心!”老人一边回答记者的问话,一边直着腰板笑着挑着扁担往前走。行走间,邀请我们回头到他家坐坐!扁担两头颤悠悠有节奏的上下晃动,粪水满桶欲溢却滴水不洒。
最惹人眼的还是那溪岸上的桃花,一绺儿望过去,花团锦簇,红艳如火,一阵清风吹来,树影摇曳,在绿柳垂绦的映衬中更像是节日盛装时人们手中舞动的花束。随风飘落的花瓣,轻柔的贴在水面。这“武陵溪”的春水虽还未涨,但淙淙流淌,仍清可见底,偶见数尾小鱼在花瓣下嬉戏着,欢快的享受着春姑娘赐予它们的“花瓣浴”。我们静静的观察着,不忍打搅,但还是被鱼儿们发现便藏进石缝里探头探脑的观察动静……
沿溪上行数百步有一钢木架桥,桥的两端是两座小院落,院落前各有一座小长廊,二十四孝文化在长廊上展现。与此相容的还有人口计生部门的婚育民俗文化宣传牌,设计精美,自成一景。还有墙面上是书法、绘画不仅美化了家园,还给山村百姓带来了高雅的文化艺术享受。说到文化,值得一提的还有一处清代康熙年间遗留下来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据民间流传和徐氏族谱记载清代名秀才徐国定就诞生在这里,一次,在百文大会上夺得了桂冠,得“秀冠群英”牌匾一张而流传至今。
在一户人家的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幅对联:地震无情千年祖业顷刻透心凉,人间有爱幸福家园转瞬满堂华。横批:共产*好!在长廊前一直坐着织毛衣的户主王大树阿姨起身对记者说:“温总理去年来看望了我们,这里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老人家!”
若陶渊明生在当今,看此情此景该有另一番感慨了!
·走进青川“桃花源”(组图)·
砂石村“桃花源”
“桃花源”二十四孝长廊
“桃花源”健身设施
“桃花源”读花台
“桃花源——总理来到我们身边”浮雕
‘‘桃花源”入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