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其中,考生应从物理、历史中首选1门,从另外的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再选2门,即“3+1+2”模式。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分。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吉林省作为全国第四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7个省(区)之一,从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年实行“新高考”。9月15日,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于15日下午在长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吉林省教育厅负责人就《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等进行发布和解读。《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省高考综合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本轮高考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推动的重大改革。我省《实施方案》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又吸收和借鉴了试点省份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我省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因素。方案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毕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二是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形成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参考。
三是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改革。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新高考”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其中,考生应从物理、历史中首选1门,从另外的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再选2门,即“3+1+2”模式。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分。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2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分。自年起,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四是完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本科考试招生相对分开。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在每年春季进行,分为高职单独考试招生和高职对口考试招生两类。高职单独考试招生文化素质测试全省统一组织,职业技能测试由招生院校自主实施。高职对口考试招生文化素质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全省统一组织。
《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系统设计、注重整体协同、体现育人为本、注重科学选才、确保公平公正。着力为每位学生提供合适的升学通道,为不同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路径。
焦点解答:
“3+1+2”模式与现行高考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记者:我们注意到我省此次高考综合改革实施“3+1+2”模式。请问新高考改革“3+1+2”模式与现行高考文理分科有什么区别?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忠:新高考“3+1+2”模式与现行高考文理分科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是科目组合不同。现行高考的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组合供考生选择。改革后实行“3+1+2”模式,有12种考试科目组合,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专业的招生要求,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二是内容难度不同。新高考“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考试时,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内容完全一致。而现行普通高考文理分科,数学科目的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考试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别的。
三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应当如何科学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
记者:刚才提到了新高考改革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请问学生应当如何科学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
省教育厅副厅长刘青川:应当说大家(尤其是学生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怎么选科的问题。学生应当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科学合理确定选考科目。
第一,考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按照对各科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
第二,考生要从匹配高校的专业要求、增加录取机会,促进未来成长发展等角度进行选择。教育部在7月份出台了最新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指引进一步明确高校不同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对部分专业类提出更加精细化的要求。现在各高校正在按照教育部的指引要求编制本校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我省将汇总各招生高校所提的选考科目要求后,及时提供考生参考。引导学生和家长理性选择,避免功利化选择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危害。
第三,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特色优势等因素进行选择。我们期待通过学生发展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倾向、个性特点、大学专业信息与社会职业需求,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个性成长、合理规划升学与就业目标。
调整和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记者:请问调整和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李书研:高考综合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调整和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类,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的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自主选择,体现学生的兴趣特长。
三是促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引导高中落实课程方案,加强课程实施,提高办学质量。
四是促进高校科学选才。高校可以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合理设置招生录取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提高选拔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东亚经贸新闻记者王璐-09-:00:00:0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