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宋潇
年4月,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应运而生,内设在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辖区覆盖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所涉7市(州)20个县(市、区)。
年12月15日,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员额法官、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法官张燕讲述了她的办案故事。她说,从法庭成立一年多来,它见证着成铁两级法院踏上环资审判转型改革之路的从无到有,也见证着跨区域司法形态助力生态治理“成铁样本”的诞生。
从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再到滥伐林木案,张燕作为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的一名普通法官,也在这条崭新的改革之路上成长着、历练着。
第一次在巡回审判担任审判长
张燕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从未实地参与过巡回审判,但是生态法庭的辖区点多面广、地偏路远,为方便老百姓,跨域立案的大量案件,都要通过巡回审理。
一年多来,她先后到过阿坝、雅安、绵阳、广元的多个县(市、区)开展工作。
她说,印象最深的当属三个“第一次”——第一次参与直播,第一次参与巡回审判,还有第一次在巡回审判中担任审判长。
年7月上旬的一天,她接到通知,根据工作安排,她要作为主持人之一参与一场直播,这是生态法庭成立以来的“首案”直播。在直播活动筹备的过程中。
她认为,最难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协调参与的各方以及案件当事人的需求与感受,求得各方满意,稳步推进工作开展,“这个过程其实很像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定分止争,平衡权利与义务。”
左一为张燕
年4月份,她们要在被称为“熊猫老家”的雅安宝兴开庭审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的刑事案件。三名被告人在禁渔区、禁渔期内使用非法用具捕捞水产品。因为要在案发地采取巡回审判的形式,需要提前踩点布置庭审现场,她与同事在开庭的前一天下午从成都来到宝兴,因突然下大雨,原本计划的“坝坝法庭”只能作罢,她们一行人又在宝兴法院同仁们的帮助下,到处协调适合开庭的室内场地。
然而第二天开庭,在镇上社区的庭审现场,来了很多当地群众旁听。庭后,他们小心又认真地向她们咨询相关法律问题。“法官,她们以前都是这样生活的,怎么就会犯法呢?”“电鱼到底有什么危害?”
她才深刻地意识到,这次巡回审判的案件虽小,但它贴近当地老百姓生活,一些司空见惯的‘靠水吃水、靠山吃山’行为不经意之间就会违法,它的警示作用丝毫不亚于大案要案。如果当天旁听的群众里,哪怕有一个人,因为有机会旁听了这一次庭审而避免了日后的违法犯罪,那么她们这次巡回审判就是成功的。至此,心中关于巡回审判是否有意义的疑虑消除殆尽。
“要用巡回审判扩大警示效应”
今年5月份,她自己承办的一个涉嫌滥伐林木罪的刑事案件,被告人在广元市青川县。经过前期了解,得知被告人住所地不远处就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恰逢6.5世界环境日前夕,她们计划把法庭开进大熊猫国家公园,把当地村干部、景区周边村民、游客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都邀请过来旁听。这也是生态法庭自成立以来,首次将巡回法庭开进大熊猫国家公园。
这是她第一次担任审判长,与她一起开庭的是当地两位人民陪审员,在整个审理过程中,她必须要掌控全局,无论庭上还是庭下,都不能出一丝差错。庭审结束后,她们还联合青川法院、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工作人员一起就地结合司法实践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向旁听群众宣传森林资源和环保法律知识,用一场巡回审判说明破坏环境的后果扩大警示效应,一场自然教育阐明环境保护的意义教育更多群众,达到了庭审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张燕说,自己下派至成铁二院工作以来,她经历的“第一次”又岂止三个,如果把第一次哭、第一次笑都算上的话,说三十个都不为过。但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磨砺了她的意志,历练了她的心智,锻炼了她的能力,让她一点一点蜕变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