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厉害青川乐安镇村民找见致富新门路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治愈 http://m.39.net/pf/a_4603724.html

点击上方"青川老乡情"及时接收通知!↑↑↑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山风微拂下,绿浪翻腾,举目四望,苍翠满目……在青川县乐安镇通坝村,66岁的村民冀英生活了大半辈子,见证了昔日撂荒地再披新绿装,村民们找到了致富新门路,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村民在撂荒地里除杂草、砍地盖,准备栽种乌药、天麻等中药材

乐安镇通坝村,多年来村民们都是靠天吃饭,靠传统的土地耕种,别说难以富起来,能吃饱饭都难。因此,很多村民纷纷走出大山自谋出路,土地撂荒是常有的事。

在*史学习教育中,青川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青川县乐安镇因地制宜探索建立“田长”制度,走出一条荒地绿化与治理的有效途径。

“我们村有4个组,8个田长,我就是其中之一。”通坝村*支部书记史桂华介绍,今年她多了一个新的身份——田长,村里将土地划分为块,由镇*委书记、镇长,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各组小组长和村民代表任“田长”,一名“田长”包联一块土地,协调撂荒地复垦利用。根据各自包联范围,“田长”们迅速梳理出撂荒两年及以上土地、“绝户”土地、整户外迁土地,对可回收土地收归集体所有,进行统一规划使用。

通坝村撂荒地虽大多呈梯田式分布,但各户土地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史桂华和其他“田长”商议,不破坏土地原有面貌,引进熟悉当地环境和发展条件的本地业主流转土地,种植见效快的食用菌、蔬菜、果树等。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得到村民们的赞成。

村民平整撂荒地

“我们土地荒了,能流转是好事,但我们不想把自家土地和其他人的土地混成一大块,这样以后想收回,再恢复起来就难了,村上这个想法真是想到了我们心坎里。”村民冀英看到能不毁掉地界,便爽快的把4亩荒地流转了出来。

如今,村里已成功把40亩撂荒地流转给当地家庭农场种植藤椒,曾经荒草杂生的土地已生机盎然,即将进入丰产期。“荒了这么多年的地,竟然还能租出去收到钱,真是从来没遇到过的大好事。我们这些老年人闲的时候还可以到园里施肥、修枝、刨垄等,活路很轻松,工钱给的也可以,不用伸手找子女要油盐酱醋钱了,真是遇到了好时代了。”说起流转土地带来的改变,冀英满脸笑容。

和通坝村不同,乐安镇康坝村土地零星,分散,距村民房屋较远,根据村里土地距离较远、管理难、效益低、劳动力缺乏等实际难题,“田长”广泛询问村民意见,大伙儿一致认为,种植中药材,不仅解了撂荒难题,还能让村里康养旅游的招牌更有吸引力。

“康坝村梳理出了余亩的撂荒地,老百姓都愿意流转出来种中药材,大家都觉得这事靠谱。眼下已经有业主来种乌药、重楼、天麻等中药材了。”乐安镇*治统战委员宁义科说。

在康坝村复垦现场,记者看到一支由老人组成的垦荒队伍挥舞着铁楸、镰刀,砍地盖,除杂草,已头发斑白的他们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看到有记者采访,一些老人凑了过来和大家开心地聊起了家常。

“土地就是我们的饭碗,以前没劳力,住的远,不得已只好不种了。现在这个饭碗又回来了,还装的有租金、务工费,高兴啊,再也没有人说我糟蹋地了。”一组村民陈中平攥着锄头,嗓门洪亮的表达着自己的喜悦。

俗话说“心思活泛富路宽”,一些老人正准备在中药材产业园务工的时候学习技术。“我打听了,在这里面一个月做满有多块钱,还能把技术学到手,自己家里也可以搞一些。”村民昝文笑着和记者分享他的“小心思”。

村民在中药材园务工

在康坝村,像陈中平、昝文这样的老人还有余人,撂荒地的重新利用能让他们人均增收近1万元,真正实现老人老有所用。

乐安镇“田长”制的推行,让撂荒地有了“守护人”。截至目前,乐安镇共设立田长40名,管理7村1社区土地亩。在实现撂荒土地高效利用后,“田长”还要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进行日常管护。

“当前通过各级田长对土地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健全了管理台账。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管理,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督促协调土地不再出现撂荒的情况,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打下基础。”乐安镇武装部长兼副镇长刘清龙说。

“‘田长’制度解决群众关心的撂荒地问题只是乐安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一个缩影。”乐安镇*委书记李波表示,接下来,乐安镇将进一步创新举措,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推进绿色发展,促进当地百姓持续稳定增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