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六措施”强化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为确保扶贫小额信贷“贷得到、贷得准、贷得快、用得好、还得上”,严格落实*策,加强贷前核查,贷后监管,真正实现扶贫小额信贷健康有序发展,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01
一是强化宣传,加强诚信教育。针对贫困村、贫困户金融知识缺失,结合我县金融诚信体系建设,由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乡镇干部、承贷银行组成宣传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金融诚信宣传教育。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诚信典范的宣传力度,引导贫困户增强信用意识,培养良好的信用行为。努力营造贷款发展生产光荣、好吃懒做可耻,遵守合同严格履约光荣,拖欠贷款本息可耻,有贷有还、再贷不难的金融诚信良好氛围。
二是强化*策,规范“户贷户用”。严格执行扶贫小额信贷*策标准,坚持“户借户用户还”原则。村风险控制小组、驻村帮扶工作队、乡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承贷银行信贷员入户对借款人家庭实际、产业发展规划等进行全面核查,确保贷款资金必须是用于生产发展。不得将贷款资金用于建房、理财等非生产性支出,更不能打包用于*府融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出。以村为单位,对扶贫小额信贷情况进行集中公示,增加*策透明度和群众知晓度。
三是强化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制定《青川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方案》,成立以县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制定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处置预案。承贷银行对贷款户每半年开展一次贷后排查,重点掌握贫困户使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发展产业的基本情况、收益情况,确保贷款户用得好、还得上。加大到期贷款清收力度,对于贷款到期后仍有用款需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开办无还本续贷和展期业务。
04
四是强化服务,建立长效机制。由村风险控制小组牵头,收集贫困户在项目实施中需要的技术服务内容和方式,由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和乡镇驻村干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团队,积极对接贫困户,加强产业指导,开展有针对性、长期化跟踪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作用,为贷款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产品营销服务。
五是强化协作,压实部门责任。县扶贫开发局、县*府金融办、县财*局、人行青川支行等部门及各银行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协作分工,上下联动和信息共享,建立健全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机制,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有序开展。金融扶贫指挥部定期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对违反贷款申报程序、弄虚作假以及违规使用贷款等情况进行严肃追责。县委、县*府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六是强化保障,发展保险扶贫。综合运用扶贫人身小额综合保险、扶贫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措施,积极引导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的贫困户参加涉农*策性保险、农村小额扶贫贷款保证保险、家庭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从而降低贷款风险。有效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为产业发展、贫困户增收和贷款安全装上“安全阀”。
青川·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