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城与剑阁四川盆地的北大门与命 [复制链接]

1#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第62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益州3——蜀道与秦南谷地

三国时代的入川通道,并没有在阳平关镇转而向南顺嘉陵江河谷而下。造就关城道的这条谷地也没有在嘉陵江河谷戛然而止,而是继续向西南方向延伸,穿越白龙江直至嘉陵江的另一条支流——涪江河谷。如果在行政地图上观察的话,分布其上的阳平关镇、白龙湖、青溪古镇等地标,可以帮助大家更准确的锁定它的位置。位于四川境内的青川、平武两县县城,亦都位于这条谷地之中,其中在三国时被称之为“广武”的后者充当着谷地的西南终点。

整个谷地的位置可以被概括为“西秦岭山脉南麓”,为此我们可以将之标注为“秦南谷道”。从汉中盆地到涪江河谷,直线延伸的秦南谷道总长约公里。结合刚才列举的地名,大家会很容易在地形图或者卫星图上将之识别出来。请大家务必把它给找出来,因为这条谷道不仅能够告诉我们,当下诸葛亮和姜维加起来十几次的北伐,都是借由什么样的路径出川,还能够帮助解决“阴平道”位置的千古谜团。

在嘉陵江以西,与西秦岭共同成就“秦南谷道”的已经不再是米仓山,而是一条叫作“龙门山”的山脉。“龙门山脉”在地理上一般被认定为岷山的东部延伸,平均海拔约在~米。而岷山的平均海拔则在米,山脊更是超过米。这使得二者虽然结合紧密,但还是很容易将之分离出来。分区来看的话,岷山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龙门山脉则直接参与围就四川盆地,尤其是与之相接的成都平原。

龙门山脉和岷山山脉的西南端都为岷江河谷。这里说的岷江并不是白龙江上游那条总长只有公里的羌水,而是发源于岷山西北的四川省松藩地区,沿岷山西麓南行至四川省汶川市境内后,向东穿透山体进入成都平原的岷江。

比起位于宕昌的那条羌水,这条仅干流长度就超过公里的岷江,地位可要高得多。在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认定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之前,它一直被认定为是长江的源头。除了滋养成都平原之外,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龙门山脉的起点。在中国范围内以“龙门”为名的山体有很多,比如洛阳龙门石窟所在的龙门山。但凡以此为山体命名者,所认定自己看到的这座山与“凿龙门”治水的大禹有关,四川盆地西北侧的这条龙门山亦不例外。显而易见的是大禹并没有涉足过四川,不过龙门山倒的确和一项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有关。

伟大的都江堰工程,正位于岷江东出龙门山南沿的位置上。将龙门山脉视为一条独立山体的话,其范围自都江堰起向东北方向延伸约公里至嘉陵江河谷。以位于山脉中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老县城为界,还可以将之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较窄的南段与岷山走势一致呈南北向,直接参与造就了成都平原,较宽的北段则更接近于东西走向。

以北龙门山脉的位置来看,其实你很难说它到底是岷山、秦岭,还是大巴山脉的延伸。这一地理特点不由得让人想起由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及喜马拉雅山脉共同造就的克什米尔山地。如果说克什米尔的得失关乎着印度半岛的北方安全,那么关乎成都平原乃至整个四川盆地北方安全的“北龙门山脉”,可以算得上是四川的克什米尔山地了。

换个角度理解:南出北龙门山脉的那些河道,包括:嘉陵江、白龙江、涪江,作用是提供进出四川通道;以岷江为代表的东出南龙门山脉之水,作用则是润泽成都平原、打造天府之国。当然,流经成都平原的这些河流同样能够有通道作用,只是它们所对接的是高大的岷山及青藏高原。最起码在三国时代,蜀汉政权并不需要过于担心来自这个方向的威胁。

除了“龙门山脉”这个地理名称以外,这条山体还有一个地质名称——龙门山断裂带。虽然作为一条山脉,龙门山脉为川西的稳定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作为一条不那么稳定的断裂带,它却与地震二个字联系在一起。发生于年的汶川大地震,使得“龙门山断裂带”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罗列出那次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县市,如:汶川县、北川县、青川县、都江堰市、平武县等等,你会现它们都位于龙门山脉之上。

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虽然大,但毕竟是个低概率事件,并且也没有办法预测。开发和利用那些山地通道,是人类所能做的为数不多的改变之一。具体到金牛道的开拓来说,从武侯镇经行60公里到阳城关镇(阳安关——关城)之后,道路可以继续沿“秦南谷地”延伸至白龙江河谷。时下这个位置已经因为水库的修筑而变身成为了一个人工湖泊——白龙湖。巧合的是白龙湖与阳城关镇之间的距离同样是60公里。

关于白龙江与洮河的通道连接问题,在之前的内容已经解读过了。对于蜀汉来说,白龙江河谷意味着一条通过陇右高原西部,乃至河湟地区的通道。两汉时建制的“羌道”及后来姜维屯田驻军的“沓中”,都在白龙江的上游。单凭连接白龙江上游与秦南谷地的位置,白龙湖的位置也不应该被无视。在这个重要节点上,两汉三国建制有白水县,也就是三国演义中提到的“白水关”,具体位于青川县营盘乡五里垭。

白龙江与嘉陵江在穿透龙门山脉之后,于四川省广元市西南的“昭化古城”相会。很显然,位于两水交汇处的昭化古城的位置也是一个节点。即便以后的入蜀通道开始走嘉陵道,也不会影响它的地缘政治地位。在秦汉及三国时代,昭化古城建制有叫作“葭萌”(或“葭明”)的县。鉴于它扼守重要通道的作用,世人多通称其为“葭萌关”,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与马超挑灯夜战之处便是葭萌关。

相比阳平关镇之南的嘉陵江河谷,白水关与葭萌关间的白龙江下游河谷要更为的宽阔。对于金牛道的开拓者来说,这意味着更好的通行条件。正因为如此,先秦及秦汉的“金牛道”才没有在阳平关镇之南转入嘉陵道,而是西行60公里后由“白水关”转入白龙江河谷再南入葭萌关。这条古道在三国时代有一个专属名称——马鸣阁道。

马鸣阁道虽然总体较嘉陵道更为宽阔,但同样有部分路段需要架设栈道,这点从名字便可以看出。所谓“阁”道通俗点讲就是架设在空中的道路,放在谷地中就是栈道的另一种称呼,其栈道遗址又被后世称为“粗石栈”。遗址位于昭化古城西北的宝轮镇境内)。有趣的是,以白水关、葭萌关为端点确定马鸣阁道的交通距离,你会发现同样是的60公里。

离开葭萌关之后,接下来将面对的将是整个蜀道最南端的一段,也是最为著名的“剑阁道”。不过葭萌城的战略位置虽然显著,但却没有成为姜维抵御魏军南下的最后选择。这是因为沿马鸣阁道南行的魏军并不需要攻下葭萌城,而是可以在距今昭化古城约5公里的宝轮镇境内转向西南。在这个位置上,龙门山脉与它的南部延伸山地间,拉开了一条剑阁县城、东至宝轮镇,东西长约20公里的宽阔谷地。

当然,这里所说的宽阔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是一公里左右宽的河谷冲积平原,已经足以让在蜀道中艰难穿行的人感到惊喜了。造就这一小段河谷平原的是白龙江的一级支流——清江河。清江河又名清水河、青竹江,发源于白龙江水系与涪江水系的分水岭——摩天岭之上,向南由青川县清溪古镇穿越“秦南谷道”,之后在纵穿龙门山脉后转向东北方向汇入白龙江。

借助清水江河谷,剑阁县城至马鸣阁道的这段“剑阁道”通行起来是非常方便的。只是走完这20多公里的河谷大道之后,接下来的南段行程又将变得艰难了。一条由南向北在剑阁县城汇入清水江的溪流——剑溪以及沿峡谷修筑的栈道,将帮助那些从秦国而来的石牛走完最后的蜀道。这段曾无数次被蜀汉所用的峡谷通道,也是成都平原最后的守护者,狭义的“剑阁道”亦仅限于此。

剑溪其实分为两条:小剑溪与大剑溪。前者发源于剑阁县汉阳镇,正北向流淌;后者发源于剑阁县剑门关镇,西北向流淌。两条溪流在县城之南2公里处的“两河口”(古称“水会渡”)相会共同注入清水江。公元年,刘备在小剑溪源头处建制了名为“汉德”的县,以控守蜀道的起点,不过剑门关的位置却是位于剑门关镇。换句话说成就“剑阁道”的是大剑溪峡谷。当下将汉阳镇、剑门关镇、剑阁县城、宝轮镇串连起来的国道,可以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剑溪-清水江河谷,以及剑阁道的位置。

如果说“关城”是蜀汉的北大门,那么“剑阁”就是蜀汉的“命门”。失了大门固然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中,但若是“命门”有失丢的可就是命了。公元年,司马昭遣钟会、邓艾等将领率五路大军伐蜀。在阳安关、关城、阴平、白水关等重要关口纷纷被攻破的情况下,姜维决定收缩防线并集结数万蜀军于剑阁道做最后的抵抗,久攻不下的钟会被迫后撤。如果不是邓艾出阴平道绕过剑阁道直取成都,相信蜀汉虽最终仍然难以逃脱覆灭的结果,但魏蜀双方应该还会再拉锯一段时间。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清晰的从这片复杂的山地中,剥离出了一条由汉中盆地通道四川盆地金牛道主线。以当下的行政区做连线的话,自东往西可供大家参考主要地标包括:勉县武侯镇、宁强县阳平关镇、青川县营盘乡、广元市宝轮镇,剑阁县城及其下辖的剑门关镇。以之所经的地理单元为标识的话,则是涉及到:秦南谷地、白龙江下游河谷、清水江下游河谷,以及大剑溪峡谷。悲剧的是,由于整条金牛道的枢纽点“白水关”一带已经蓄积成了名为“白龙湖”的水库,时下并没有一条高等级公路能够帮助我们走完全程。

之所以说白水关是整条金牛道的枢纽,是因为它不仅能够向东经“秦南谷地”连通汉中、向南经白龙江水系进入四川,还能够向北、向西打通两条重要的战略通道。沿白水江上溯的通道前面已经描述过了。它能够通过两汉所置的“羌道”、姜维屯田的沓中打通一条连接洮河,进入陇右的通道。后来司马昭五路伐蜀之时,邓艾亦是借助这条通道反向攻入白龙江河谷。现在要说的并不是白龙江河谷,而是它南面的白水江河谷。

白水江与白龙江最重要的支流。时下沿白水江河谷建制有两个县,上游为隶属四川的九寨沟县,中下游为甘肃省最南端的文县。相比后者,前者那宛若仙境的风景使之要知名的多。不过神仙呆的地方总是不那么接地气,这一特点应该能让大家意识到,在位置上已经处于岷山山脉中的九寨沟地区,并不是人类开发与博弈的重心。退回到三国时代,更有烟火气的文县可比九寨沟要重要的多。

但凡对三国略感兴趣的人,没有不知道邓艾出阴平偷袭蜀汉的故事。在三国故事中,“阴平”一词有三重含义:阴平郡、阴平城与阴平道。所谓阴平城的故址便是在文县县城西北五里的位置上。阴平城在两汉时的名字是“阴平道”,经由之前的解读大家应该明白,这里说的“道”并不是指道路,而是在氐人聚居地所建制的县级行政区。好在曹操在占据白水江河谷之后,将之改制为“阴平县”,使得我们不至于在称呼道路属性的“阴平道”时,将这两个概念混淆。

曹操之所以做出这个改变,是因为它决定将两汉的“广汉属国”改制成以阴平城为中心的“阴平郡”。在两汉的行政区划中,关城、白水关以南,直至成都北部的区域被建制为“广汉郡”,属于益州的核心板块。白水关以西地区,包括白水江河谷及与之隔分水岭相望的涪江上游河谷,退而求其次的建制了控制力稍弱的“广汉属国”。在这个属国中,除了位于文县的阴平道以外,还有位于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境内的“甸氐道”和涪江上游平武县城位置上的“刚氐道”,三地同属西汉“十三氐道”的成员。

以阴平城的位置来说,一定会有一条沿白水江而下连接白水关的河谷通道。白水关所在的位置当时又被称为“景谷”,这条连接阴平城与白水关的河谷通道,遂被称之为“景谷道”。在整条景谷道上还有一个重要节点,那就是白水江与白龙江交汇之地。

公元年,魏将郭淮曾与蜀将廖化在此对抗并筑垒以自守,史称“郭淮城”,后世在此还修筑过名为“玉垒关”的关隘。不过这个节点最为知名的出场,是最后一战时的姜维在从阴平退军之时,曾在此遭遇魏将诸葛绪的围堵,险些无法退守剑阁。这个两水交汇的位置在那一战中被称之为“桥头”,基于其位于阴平郡东南角的位置,后世多称之为“阴平桥头”。

景谷道的存在让白水关进一步变成了一个三叉路口,而这还不是它的最终定位。不要忘记,在从这片大山中剥离出“秦南谷地”的概念时我们曾经说过,这条谷地向西一直延伸到了涪江上游河谷。涪江上游河谷能够与白水江一同划入阴平郡,意味着二者之间同样会有有道路相连。更为重要的是,在涪江河谷还有一座决定蜀汉命运的关口——江油关。其位置在今平武县南坝乡的位置上,北距平武县城约50公里。这意味着我们要找的,应该是一条能够连接白水关与江油关的通道。

连接江油关与景谷(白水关)的这条道路,并不是一条正式的官道,在历史记载中被称之为“步道”(自景谷有步道径江油)。所谓步道,通俗点讲就是不能供车马通行只能步行的小道。考虑到这条小道原本为边缘板块属性的“广汉属国”所有,没有被正式开发并不让人奇怪。鉴于其作用在于连接江油、白水两关,我们可以更具体的将之标注为“江白步道”。

而江油关以南沿涪江而下的古道,在邓艾袭蜀的计划中被称之为“左担道”(又名“左儋道)。江白步道+左担道的价值在于能够自白水关起,打通一条经由江油关斜插入成都平原的小道。这条能绕过剑阁道的通道,战略意义到底有多么重大,相信三国迷们都不会感到陌生。

对于这样一条小道的存在,蜀汉并非不重视。事实上,江油关并不是一个在两汉时就存在的关隘,而是刘备在控制蜀地后,向北攻取曹魏控制下的阴平、武都两郡后才分刚氐道南部兴建而成。它的作用就是为了封堵这个可能的入口。整条“江白步道”的主体位于秦南谷地之上。需要注意的是秦南谷地与涪江河谷的连接问题。秦南谷地虽然一路向西延伸至现在的平武县城,也就是西汉刚氐道的位置上,但谷地延伸至青溪镇一带已成强弩之末。此后“江白步道”开始向西南方向偏转,最终接入涪江河谷的江油关。

通过剥离“秦南谷地”和“江白步道”,不仅能够让大家更清晰的感受白水关的枢纽位置,更有能帮助大家了解阴平郡的交通问题。然而这样一条路线,是否就是邓艾阴平奇谋中所要利用的道路呢?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受篇幅所限,想要从地缘角度解开这个千古之迷,还是要等到历史线延伸至事件发生时。如果大家有足够耐心的话,一定能够等到谜底揭晓的那一天。

-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