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年前,他赶赴灾区时写下这样一封遗书十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皮肤科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一位退伍老兵;首批进入青川抗震的英雄;京东物流普普通通的配送员;也是一个神秘的资助者,默默资助灾区贫困学生十年……我们很难用只言片语将张文杰标签化,但他的故事注定像曲河水一样伴随他的一生缓缓流淌。

重返青川

年5月12日14时28分,举世震惊的“汶川地震”,青川受损严重。

20岁的张文杰是解放*济南*区猛虎师的一名战士。“我们接到任务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是去做什么。”当时张文杰所在的部队正在进行对抗演习,上级简单挑兵过后(身手敏捷,体格健硕),他就直接随队伍到高速公路边列队了。“动员我记得是在机场,那个时候才知道四川地震了。”于是就这样张文杰作为首批前往四川地震灾区赈灾的解放*战士,冒着危险,徒步逆行进入青川重灾区,投入救援。

十年的时光如驹窗电逝,退伍后许多改变已从张文杰松弛的面容上初现端倪,但未能改变的是他对那片曾经共患难土地的牵挂。如今,他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重返青川”。同时,他还有一个心愿,见到那个自己默默资助10年,却一面未见的小女孩“贾娟”。

车从青川县木鱼镇收费站出来,左边山崖上的“青川”吸引了张文杰全部的注意,早已按耐不住激动心情的他央求司机靠边停车,一边望着星空一边说:“当年我们就是从这里进去的,这之后的路都被地震震没了,只能徒步,其实是跑步(进去的)。”

“汶川大地震”对道路的破坏空前,又加上余震不断,由此造成的恶劣影响这些年都没有停止过,路就这样一直修补着。“现在看到的这些护栏都是重建时加上的,之前的路面还要比这再窄些。这些路段我们都是跑步通过,山上不停往下落石头,但也不可能停下,迅速通过才是第一位的。”张文杰在车上不停地向同行人重塑当年的画面。

“那时救灾是一个班负责一个区域。”张文杰所在的部队当时负责的是曲河乡。如今重建一新的曲河乡让他不时还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了地方。车还没有开过曲河大桥,他就要求下车步行前往,一路上开着视频呼叫当年的老战友:“你看看,之前这片是不是全塌了。这棵树记不记得,咱们当年进来吃上第一顿饭的地方。”

作为第一批进驻青川灾区的战士,他们不只要顶着最佳救援时间的压力,还有自身生理上的挑战。为了尽快赶往灾情最重的地区,他们丢掉了大部分部队配发的给养,仅剩的一些还会分发给沿途遇到的受灾群众。

张文杰特地跑去买来一包名叫“天下秀”的本地烟,一边拆包一边咧着嘴呵呵地笑:“跟你们说,这烟当年卖3块5,十年才涨了5毛钱。”第一批进去救人很苦,物资跟不上,饿的头晕,那时候全班人站成一排,一根“天下秀”每人吸一口。

“我那个时候是班长,站在队尾,每次只抽烟屁股,这样才能服众。”张文杰说着向老乡借了个打火机,坐在一边的小竹凳上静静地吸着,旁边是泛着波光的曲河,好似香烟烟雾般缓缓流淌。

曲河蜿蜒而下,雨季来临之前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枯水期,河岸上随处依稀可见重建时推倒的废墟残骸。“地震时,这条河是一条*河,口腔溃疡的喝了这水八成活不了。”那时给张文杰他们一天配发的饮用水是每两个人一瓶,高强度的救援工作导致身体严重脱水,可是地震带来的重金属超标等次生灾害严重污染了曲河,“那个时候渴的真想趴在河里喝上两口。”

说到这,他踩着废墟来到河边,双手捧起一窝曲河水“狠狠地”洗了把脸。

之前曲河上有一座连接两岸的石桥,地震中桥体被整段震垮,后方源源不断的救灾物资被卡在这个地方,无法向对岸受灾群众安置点输送。于是猛虎师的官兵和地方群众一起搭建了一座*民连心桥,大家还亲手磨制一块碑立在这座桥的旁边。

青川之行,找到这块石碑在张文杰心里是很期待的一件事。

张文杰在河边的废墟当中来来回回走了很多趟,时不时停下翻动废墟中的石块,以求能追寻到关于石碑的蛛丝马迹,但却未果。问过周边的老乡,才得知石碑在堰塞湖爆破时被急促的山洪冲走。能看得出此时张文杰眼眶隐约的红润,毕竟在这样一个愿意将生命奉献的地方,还是希望能够找到和过去发生连接的东西。“我真的很失望”张文杰不停重复着这句话。

随曲河望去,最远处的山头是张文杰当年每天要爬个来回的地方,救人、运送物资。也就是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11岁的贾娟,穿着破了洞的裙子,满脸是灰,蹲在地上。现在已经参加工作的贾娟早已离开大山,搬去了青川县城,而爷爷奶奶则选择继续留在山顶的老屋。

尽管这条路十年前张文杰几乎每天都要走,但脚下新砌的水泥路似乎还是会冲淡一些原有的记忆。“以前的路面不都是用河里的鹅卵石铺设的吗?”因此,怀着疑问的张文杰总会拿出手机来和贾娟视频确认:“喂~喂~贾娟,爷爷家是沿着这条路上山吗?山顶上那间房子是爷爷家吗?”

贾娟爷爷家的老屋地震时被严重损毁,而今经过修葺已经用作厕所和鸡舍。通过*府在灾后的支持,爷爷家在老屋旁又盖起一排新屋,贾娟用补偿款也在县城买到了房子。老两口觉得城里人多、空气差,不愿意随孙女去县城生活。“家里的鸡下蛋了会有城里的商贩来收,不用下山我们都有几百块的收入。”老人说,“远处山坡上还有我们种的茶,山上雾气笼罩的那片出产的茶叶市场好时一两能卖到两万。”

十年前,贾娟爷爷家是救援战士们的休整区。累得实在受不了时,他们会在院落的空地上躺着睡一会,但从来不会吃爷爷家一口饭,不会喝一口水。爷爷家院子里有颗果树,每次爷爷捧来水果,战士们都只是感谢老人的心意,却没有人真的拿。

“山里物资不好进来,那个时候每家都没得吃,我们这么多当兵的,怎么能吃老乡家东西”,张文杰说着急切地环顾着老屋。“这帮兵娃子,每天用凉水倒在方便面袋子里头,绳子扎上口拴树上就跑去救人,吃都不晓得要到哪个时间喽。”贾娟爷爷想起当年有些哽咽地说。

离开的时候,老人一定要留文杰吃饭,他却说:“奶奶,还像当年一样,饭就不吃了,我是个*人。”回程的路上张文杰笑着说:“咱这就叫退伍不褪色。”

下山时碰巧看到前往白崖山救援的小路,谈起白崖山的救援,张文杰只说了一声:真的很惨。5月12日中午,地震巨大的能量从汶川映秀镇沿着龙门山断裂带一路传到青川。坍塌的山石瞬间掩埋了白崖山上的村寨,加上白崖山深层蕴含鉬矿,山灰将坍塌处包裹的密不透风。救援官兵赶到时,悲剧已经发生了。顺着张文杰手指的方向,所有人这一刻都静静地默然伫立。

见贾娟之前,张文杰显得有些坐立难安,一遍遍的打开又合上他准备的礼物,一枚金镶玉的挂坠儿,上面刻着“一生平安”。这是张文杰在京东上认真挑选过的,他笑着说这是他最远的一次“配送”。

回忆起当年,张文杰说:“第一次往她们家送物资的时候,看到她觉得真的很可怜,她们家真的很穷。”那时张文杰第一次有了资助贾娟的想法,随后就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正如文杰当时的承诺,贾娟在张文杰的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现已医院的实习医生,传承着救人的精神。

当时11岁的贾娟,现在已经长成了大姑娘。这十年间,不只是张文杰,他的家人也早已把贾娟看做是自己的家人。“有一年回河南老家过年,我爸还想让我把贾娟接来拍全家福。”同时贾娟也慢慢忘却自己童年时遭受的灾难,努力在成为更好的自己,大学毕业并成为医生。从书桌上的摆件不难看出,可能也有了自己喜欢的男孩。

张文杰似乎还像是个古代侠肝义胆的剑客,返回县城的路上本想问问村里的孩子认不认他手中照片上的人,却意外得知这个孩子辍学在家务农。还没问及原因就先从钱包里掏出元塞在孩子的手里,随后蹲在崖边质问起男孩的父母:“你们为什么不让他上学,这么小年纪不上学,以后想咋办?”

张文杰想在山路行至最高点时,再看一眼青川现在的样子。“新建的房子全是清一色的灰瓦白墙,真好看,再见了青川,期待下一个十年之约。”

说到这里,张文杰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用轻快的语气说道:“我终于知道啥是缘分了”,原来十年前他接到的第一批救援物资就是来自京东,“那个时候物资上写着的还是buy。”

(人民网公益频道)

主 编丨杨鸿光 编 辑丨人民网

喜欢本文,请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