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欣桐四年加权成绩专业第一,热爱科研,高 [复制链接]

1#

年10月,来自浙江安吉*杜村的“白叶一号”茶苗带着“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使命,来到公里外的四川广元青川县。自古“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川,农业“低、小、散”的顽疾长期制约着发展。浙江“扶贫苗”两年多前远嫁而来,能为这里带来什么变化呢?今天,浙江学习平台的记者走进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探寻“白叶一号”的故事。

10月14日下午,沿着绿色山道驱车而上约30分钟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的“白叶一号”茶叶基地。

走上位于半山腰的平台,前方一片开阔,一条条整齐的田垄随山坡铺展而下。这里有多亩茶园,多万株茶苗。虽然还不是采种时节,仍有一些茶农在田垄间走动,忙着剪枝修叶,为茶树过冬做准备。

“白叶一号”茶叶基地

这就是“白叶一号”了!

年4月,安吉*杜村20名农民*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得到了总书记肯定。青川县,便是其中万株的捐赠目的地。

自古“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川,农业“低、小、散”的顽疾长期制约着发展。两年前浙江“扶贫苗”远嫁而来,能为这里带来什么变化呢?

村民百姓得实惠

“如今种茶苗,生活有盼头!”被问到这个问题,正在干活的青坪村村民潘映秀笑得合不拢嘴。

潘映秀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家参与流转了15亩地,一年收入0元;她和老伴在茶园里打工,每人每天80元,这样一年收入又有五千多元;白茶投产后贫困户两次分红预计人均收入也在一千元以上。这样,老两口的家庭年收入将稳稳站上了万元的台阶。尤其让她高兴得是,已过60岁的自己和老伴,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三年前,这里还是荒山。那时,我们在自家田里也会种些茶叶,但收成要看老天,卖出多少钱也得看运气。”潘映秀回忆道。

“白叶一号”茶苗

湖州市吴兴区副区长张文斌现挂职青川县委常委、副县长,他告诉记者:“青川自古就有种茶传统,气候地理条件不错,但是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地块分散,好茶卖不出好价。年‘白叶一号’的引入,实现了集聚化规模化种植,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能为老百姓带来可持续的收入。”

“虽然还没有正式投产,现在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挣租金、在茶园务工挣工资等方式,已经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白茶带来的实惠。将来正式投产后,村民还可以拿分红。”青坪村村主任焦万礼向记者介绍。

为推动安吉白茶壮大青川茶产业,在湖州市吴兴区帮助下,当地采取“企业+专合社+基地+农户”的建设模式,并探索建立健全“五金”利益联结增收机制,让贫困户流转土地收租金、就地务工挣薪金、茶苗折资得股金、委托经营拿酬金、集体收益分现金,共享项目红利。

据了解,在“白叶一号”种植发展过程中,青川已于年高质量通过省级脱贫摘帽验收。目前,青川已建成“白叶一号”基地亩,辐射带动9个乡镇11个贫困村,受益贫困户户人,户均年增收可达元以上,实现“一片叶子致富一方百姓”。

技术帮扶见成效

这株“扶贫苗”能在青川这片大山中扎下根来,还凝聚了浙江有关方面开展技术帮扶的不懈努力。

在“白叶一号”落地青川前,浙江省和安吉县就迅速成立工作小组,*杜村干部、农业技术专家3次到青川实地考察调研,综合分析海拔、土壤、气候等要素,确定了白茶项目栽植基地。

年10月20日“白叶一号”白茶苗运抵四川省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

茶苗种下了,就要把技术跟上去。

与安吉情况不同,青川的白茶种植基地本来是荒山荒地,土壤有板结,透气度不好,很需要技术专家实地指导。

茶苗栽植后,浙江方面立即组建了以中国茶叶研究所白堃元教授和*杜村白茶种植能手为代表的“白叶一号”专家工作站,8名浙江专家和种茶能手组成技术顾问团,10余名溪龙乡茶叶种植大户组成技术服务队,每周一问诊、每月一会诊,攻克技术难题70个。

针对青川海拔较高、降水较少的实际情况,湖州市吴兴区专门拿出万元做了喷滴灌系统。“高效节水灌溉节水节肥、省时省力、增产增效,茶叶产量可提高20%以上。”青川县水利局*组书记、局长母国强说。

一系列措施落了地,茶苗长势保持良好,成活率达95%以上。

村民王正全感受很深。经过*杜村技术指导员杨学其的“手把手”教学,他已经是当地茶园的技术专家了。

王正全

他告诉记者,这位“杨老师”每年都要在青川驻村几个月,不厌其烦地为村民演示人工复垦,一边翻土、碎土,一边解释,直到把其中道理讲清楚为止。“吃水不能忘挖井人。感谢浙江的老乡!”

沙州镇*委副书记*庆认为,这样的技术帮扶成效明显,不仅保障了“白叶一号”的种植管护,也培养了一批本地技术骨干,为今后村民开展“茶旅融合”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致富故事续新篇

今年3月,青川“白叶一号”基地试采了首批新茶,预计明年春天将迎来丰产期。对于青坪村的村民来说,这意味着又将多一份分红的收入。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要“在劳务协作上帮、在消费扶贫上帮”的要求,青川和浙江方面约定:白茶投产后,浙江茶叶集团将按当时市场价收购,“扶贫茶”全都由浙江茶叶集团包销,并注册了“携茶”商标,寓意爱心联手,东西合力,共襄脱贫攻艰。

“销路不愁,我们还有啥可担心的,好好干活就对了!”潘映秀笑了。在另一边忙活的王正全也开起了玩笑:“这些小叶子都是大宝贝,已经由白变绿该摘了,我们楞是下不去手!”

“白叶一号”的到来,已经引起了连锁反应。恋家的村民不用远走他乡,选择就近到茶园务工挣钱;有些已经在外打工的村民,听说家乡的茶园很热闹,也回乡办起了养鸡场,种起了中草药,做起了农产品加工。往日冷清的青坪村和沙州镇,逐渐恢复了人气。这两年,村上镇上的路更平坦宽阔了,环境更干净整洁了,空地还建起了文化广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从土坯房搬进了新楼房。

青川县城

看来,浙江的“扶贫苗”已经变成了青川的“致富叶”。

在张文斌眼里,这株“扶贫苗”的致富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要继续聚力“白叶一号”茶叶产业,带动茶、文、旅融合发展,推动老乡致富奔小康。下一步,我们还要引入安吉白茶的品牌经营理念,整体提升青川农特产品的经营水平,让更多优质农特产品走出这大山去,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

学习强国浙江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