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帐篷银行到移动银行,不变的是患难中的真 [复制链接]

1#

6月17日晚,四川宜宾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6月18日一辆流动银行汽车就出现在了受灾较重的震区之一珙县,停靠在人流量较大的开放区域,为灾区群众提供应急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同时还第一时间开展紧急采购并向灾区运送了救灾物资。

这条消息瞬间刷屏,群众们也是一片好评。

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十几年前,面对地震灾难,工行也是这么做的。

紧急行动,沉着应对

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以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灾情发生后,工商银行全力以赴,沉着应对,迅速成立各级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指挥中心,紧急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和奇迹,努力搭建起灾后金融服务的生命线。

尽管特大地震使工行个营业网点中的个受灾,其中处于主震区及周边的52个网点和大量机具严重受损。但地震过后,工行在妥善安置受灾员工的同时,迅速组织力量恢复对外营业。在都江堰、绵阳、德阳等重灾区,工行员工冒着强烈余震的威胁,克服了人员受伤、房屋垮塌、机具受损、水电短缺、通讯不畅等严重困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抢时间、赶进度,以最快的速度向灾区提供金融服务。

5月13日,辖内个营业网点中就有个网点恢复对外营业,信用卡电话服务中心也于15日下午恢复生产,是灾后金融同业中恢复营业最快、恢复面最广的银行机构之一。

5月14日,都江堰支行“帐篷银行”投入使用,成为全省受灾地区同业中的第一家。随后,全行开设了8个“帐篷银行”、“流动银行”对灾区提供金融服务。工行首创的“帐篷银行”是重灾区最早开门营业的银行机构。

在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期间,绵阳分行派出无线POS流动金融服务队,为日夜住宿户外的受灾群众提供小额金融服务。各受灾行还通过增加自助机具、提前恢复电话银行等应急措施,通过合署办公、开设专柜等多种方式,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网点营业,最快实现了服务渠道畅通,以实际行动忠实履行“在您需要的时候,工商银行在您身边”的社会责任。

5月18日,为做好灾后金融服务,工行成都分行组成了人的灾后金融业务指引服务队,分别在个网点为社会和市民提供灾后金融业务指引,重点对资金安全、存单挂失、贵重物品寄存、财产理赔等提供现场咨询和办理服务。

5月27日,灾区第一家“板房银行”在工行绵竹支行正式对外营业,28日,都江堰支行全功能板房银行建成,成为全省金融机构的第一家全功能板房银行。

从5月28日开始,全行应对外开门营业的网点个全部实现对外营业,网点恢复营业率达%。

6月2日,在总行支持下,都江堰支行新建的全功能自助银行率先投入使用。与此同时,总行紧急调配的台ATM机也相继投产使用。随后,德阳、广元等地的8个“板房银行”相继建成并对外营业。

全行迅速反映和紧急行动,最大限度减少了灾情对工行正常营业的影响,第一时间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强的金融保障,为灾区群众解了燃眉之急,增强了战胜灾害的信心。

灾害无情,工行有爱

灾难无情人有情。尽管身处地震灾区,但工行员工仍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和“万众一心、心系灾区”的作风,小灾区支援大灾区,轻灾区支援重灾区,以各种方式积极支持和参与各种慰问捐助活动,工行系统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赈灾募捐行动,全行累计捐助超过1亿元。

除现金捐助外,工行还根据灾区需要开展了各类实物捐赠和志愿者活动。5月13日上午,指挥中心组织在成都都江堰、德阳什邡、绵竹设立三个“受灾群众救助点”,派出数十名干部员工向灾区群众送去食品、饮用水等紧急援助物资。

绵阳涪城支行坚持做好灾后上门收款工作

5月17日,工行又启动重灾区受灾群众直接救助行动,组织工会会员和青年团员包括行局领导在内的40名在川机构干部员工组成了5个“工行青年志愿者小分队”,志愿者将药品、食品、生活用品等临时生活安置必需物资专车急送灾区,现场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指挥中心共组织购买了药品、防疫用品、食品、生活用品等4大类、59个品种、价值为.47万元的救灾所需物资,并将这些救灾物资先后8批次,三百多人次,行程多公里,送到了都江堰市、绵阳、德阳、广元、雅安等重灾地区用于救助受灾员工和群众。

成都分行还组织余名青年志愿者,到火车站搬运救灾物资,到红十字会协助工作。各级员工还积极前往各地医疗机构、红十字会献血,上千人次累计献血共超过000CC。

这一切,对于四川工行来讲,只是金融支持灾后重建的刚刚起步,在这十年间,工行人以昂扬的斗志,携手灾区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充分发挥自身的金融优势,全力支持灾区的重生涅槃。

整装出发,十年重生

都江堰是国际旅游名城,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汶川特大地震中,工行四川都江堰支行受灾严重,支行本部及辖属3个网点被损毁,1个分理处轻微受损。十一年来,支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造了灾后第一家“帐篷银行”“板房银行”、自助银行等多项“第一”,在积极支持灾后重建和大力开展自我重建中实现了蝶变新生。

位于四川德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简称“东汽”),对全国发电站而言意义非凡。在这里,0多名技术人员每天为火电、风电、核电等多类型电站动力设备提供新鲜血液,而这些技术人员大多来自汶川特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绵竹市汉旺镇。十年来,工行四川汉旺支行(现为“东汽支行”)一直陪伴东汽迁址重建,全力配合东汽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截至年末,东汽在该行融资余额达6亿多元。携手走过52载,始终不变的,是为老朋友服务的初心。

青川县,隶属于四川省广元市,古时是秦陇入蜀之咽喉,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汶川特大地震后成为强余震中心,损失惨重。工行快速行动,在青川县新设分支机构四川青川支行,积极支持青川地区灾后重建。十年来,该行积极探索“电商+产业+金融”的联合扶贫新模式,帮助青川人民重建美好家园,为当地贫困农户每年增收达6万余元。作为“灾后重建+精准扶贫”的典范,青川支行受到当地*府、客户和贫困户的喜爱。

震撼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给地处中国西北的工行甘肃陇南分行造成严重的灾难和损失。十年来,陇南工行人通过自己的双手与努力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地震破坏的楼房,也早已旧貌换新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美丽的家园,该行经营效益增长了近5倍。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也是最好的见证者。

过去,面对灾难我们从未动摇,未来,迎接挑战我们也绝不胆怯。

中国工商银行四川分行“抗震救灾陈列室”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工行将一如既往地

和灾区人民站在一起,共渡难关!

更多工行温度故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