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不速之客rdquo地质 [复制链接]

1#

南方,降雨一直在持续。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仍在继续。防不胜防的地质灾害,该怎么应对?

小据跟你聊一聊。

6月以来,南方强降雨持续霸屏

逾百万名群众受灾

6月23日下午,在中国气象数据网的气象数据综合展示页面中,暴雨、泥石流等预警排列成带状,显示出南方不平静的天气现状。

与暴雨伴随而来的

除了洪涝灾害和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还有一位

汛期常见的“不速之客”——

地质灾害

广西田林

6月6日,受持续暴雨影响,广西田林多地发生泥石流。多人紧急疏散。图/新华社

湖南保靖

6月10日凌晨,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突降大到暴雨,最大降雨量.2毫米。强降雨致多处山洪暴发,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图/央视新闻客户端

重庆酉阳

6月12日20时至13日9时,重庆酉阳遭受强降雨天气,部分乡镇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S铜鼓隧道发生滑坡事故。图/央视新闻客户端

细数这几例地质灾害的链条——

持续降雨→山洪

大暴雨→泥石流

强降雨→滑坡

气象因素

正是背后的一大“推手”

确实

作为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

地质灾害往往具有“滞后性”

与它“过招”

精准预报天气只是第一步

准确预知后续影响与风险,才是关键

尤需拉紧部门合作之手

早在5月12日

自然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印发通知

共同部署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

各地灾害特征不同、防灾需求有别

气象部门行动起来

因地制宜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乏亮点

湖南

江永

借助移动大数据,10分钟内靶向预警

移动大数据精准发布系统界面。图/湖南省气象局

5月20日,一条靶向发布的气象预警,精准送达湖南江永小古源村的村民、游客和防汛责任人手机中,帮助名群众成功避开泥石流!

成功避险的背后,是湖南气象部门在这个汛期的新探索——移动大数据精准发布功能上线应用。

这一功能实现了三个转变:从传统按行*区划发布转变为按人群聚集地发布,从预警责任人接收转变为居民直接接收,从短时间内难以全网覆盖转变为10分钟内精准覆盖受影响公众。

甘肃

临夏

研发“动态沙盘”,精准划定山洪高风险区

“动态沙盘”示意图。图/临夏州气象局

在山高谷深、*土沟壑密集的甘肃临夏,预报员不仅要“懂”天,还要知“地”:整体地形地貌,每条沟壑的走向,降雨点地质条件和历史气象资料……都需熟稔于心。

一个“动态沙盘”的研发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

打开精细化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系统,系统界面就像一张清晰标注灾害走向的动态图,叠加了成灾诱因、空间因素,可通过推演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走势,确定高危山洪风险区域。

广西

桂林

漓江沿岸新设观测点,部门共建共用

漓江航道沿岸,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图/羽摄影


  辑:付雯


  审:罗嘉


  制:于宏敏邢德玺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如有侵权请私信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