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聚焦美育时评p [复制链接]

1#
国内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聚焦美育时评


专版要目


中国论文


●美育的历史渊源


●美育仍是薄弱环节


●“美育的美好时代”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中国美育的出路在何方


(郭晓霞/辑)


专题资讯


二○一五年第十一期


编者按: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为了尽快补齐美育的“短板”,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如何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如何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如何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如何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此,本期辑录部分专家时评以飨读者。


席勒与美育


1793年,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以书信体写成的《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书简》 )一书,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美育理论,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美育的必要性和美育的意义,被后人称之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并以此作为审美教育形成独立理论体系的标志。


在《美育书简》中,席勒将古代希腊社会与近代欧洲社会进行了对比,感到在古希腊社会中,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的,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也十分协调。席勒认为,近代社会严密的分工和职业的区别,不仅使社会和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个人本身也产生了人性的分裂。近代人在物质和精神、现实和理想、客观和主观等方面都是分裂的,已经不再像古希腊人那样处于完美和和谐的状态了。因此,席勒极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克服人性的这种分裂。席勒认为,人身上有两种相反的要求,可以叫作“冲动”:一个是感性需要支配的“感性冲动”,另一个是受客观规律限制的“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都是人的天性,完美的人性应当是二者的和谐统一。只不过在近代工业社会中,人性被分裂开了。因此,席勒指出,需要有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作为桥梁,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因为“游戏冲动”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它既可以克服“感性冲动”,从自然的必要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又可以克服“理性冲动”,从道德的必要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使人具有真正完美的人性。当然,席勒在这里所说的“游戏”并不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游戏,而是指与强迫相对立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审美的游戏或艺术的游戏。席勒极力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当承认,从美育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席勒对于美育的认识确实突破了古希腊时期单纯把美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的狭隘观点,把美育提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来认识,对后来世界各国的美育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


蔡元培与美育


蔡元培对我国近代教育贡献极大,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曾提出过著名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这“五育”为:*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其中美感教育是蔡元培先生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尤其“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闻名于世。该思想在其《赖斐尔》、《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教育独立议》、《以美育代宗教》、《美育代宗教》等文章中都有体现,特别是1917 年他在北京神州学会的讲演词、后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中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最具代表性。


虽然蔡元培并未就此写成专著,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贯穿于他的一生。早在新文化运动中,他就不止一次地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1938年2月8日,在为萧瑜编著的《居友学说评论》一书撰写序文时还提到:“余在20年前,发表过‘以美育代宗教’一种主张,本欲专著一书……而人事牵制,历20年之久而未成书,真是憾事。”


蔡元培将宗教与美育进行对比,认为宗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因此,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若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在他看来,以美育代宗教,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而纯正,满足了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摘自百度)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意见》指出,近年来,学校美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为此,*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整合各类美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


《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必须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见》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一是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二是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美育络资源共享平台,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加强美育教研科研工作。三是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采取有力措施配齐美育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美育师资整体素质,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探索构建美育协同育人机制。四是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美育制度建设,加大美育投入力度,探索建立学校美育评价制度,建立美育质量监测和督导制度。 (摘自新华)


王学进:从“技艺训练”上升为“艺术教育”


在开展美育当中,我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是否为了艺术而艺术,仅仅满足于“艺术训练”?凡是借助美育这一载体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感情,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善心,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即重在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答案不言而喻。


无论是学校开办的美术兴趣班还是社会开设的诸多艺术类培训班,目的都只有一个:配合应试教育,在今后的升学考试中占得先机或者直接为了报考艺术类院校。一切从功利考虑,当下的美育已经误入歧途。所以,我认为《意见》提出的课程要求,普通高中要开设舞蹈戏剧等课程,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唱戏和跳舞技能,而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高雅艺术,从而培养自己的艺术情趣,丰富精神生活。


通过普及美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这就要求我们一开始就要纠正当下美育的功利倾向,将“技艺训练”上升为“艺术教育”。


熊丙奇:“评价”须跟上


2014年,我国颁布了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提出要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作为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教育部为此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引导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这无疑是利好,只有进一步推进录取制度改革,给学校招生自主权,学校在自主招生中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中小学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真正重视学生的音体美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而在推进评价体系改革的同时,眼下需要针对学校美育的开展,给地方*府、学校设置一些硬性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必须依法保障学校的投入,按编制配齐音乐、美术教师,不能有编不补缺编,或者不给学校音美教师编制;必须保证音乐、美术器械配备达标;必须保证音乐、美术课程的正常开设,不得挤占音乐、美术课程的时间,用于上其他课程。对于不能达到以上硬性指标的地方*府和学校,要依法追究责任。事实上,保障学校的教育投入,按照国家教育要求开设课程,这是《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音美教师的严重短缺、器械配备不达标、一些学校不正常开课,从本质上是违法的。当然,对于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应该通过强化省级财*统筹和加大中央财*转移支付来共同解决。


《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对美育的重视,但更重要的是要用法律武器,督促地方*府保障教育投入以及学校依法办学。在此基础上,如能进一步改革评价体系,给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加上采取各种措施,诸如校际合作、学校与社会专业院团整合共享资源,将形成全新的学校美育局面。


姜泓冰:美育起步,中国才能强大而温润


不论是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修复,还是创新创造力的提高,一样都离不开美育。当年,蔡元培先生曾有“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爱与美,原本就该是一切教育中最重要的核心。虽然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边缘化了的美育要重建体系注定困难重重,但只要着手,不虚晃一枪,认认真真建设,便终有到达与成型的一天。这是回到教育起点的一步。一如国办文件所言,“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培养一群懂得感受自然、生活、精神之美的国民,丑陋野蛮与急功近利便不可能横行,中国的未来才可能是健康、美好、强大而温润的。


(摘自新华、《京华时报》、《长江日报》、《北京日报》)


朱其(国家画院理论部研究员):国内各大美院的教学体系,目前还停留在从库尔贝、马奈到包豪斯阶段,即从写实主义到抽象构成。这两个阶段主要是强调形象的造型处理,但当代艺术已经不是形象处理的问题,而是精神内容的议题处理的问题,并把这种议题处理为语言学、符号学的文本。


国内的美术学院近十年也在变革,但这种变革整体上仍处在由19世纪中期欧洲的美术学院的写实主义训练,向19世纪20年代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校的过渡,即由写实主义向表现主义、抽象艺术以及构成设计转变。在西方,一个欧洲的美院老师现在若声称自己是保守的学院派,实际上是说自己在搞抽象艺术;但一个中国的美院老师声称自己是学院派,实际上在说自己是搞写实主义的。当然,现在一些美院也开设了所谓的实验艺术课程。


但不管是传统的美院体系转型为包豪斯体系,还是向1970年代激浪派艺术的“总体艺术”(即在同一件作品中可使用绘画、雕塑、摄影、行为、Video等一切手段)转型,总体上仍停留在绘画性的形象处理问题阶段。哪怕是所谓实验艺术的绘画性,国内美院的实验艺术系搞的所谓多媒体装置,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而是超现实主义的装置设计,仍属于形象处理的范畴。国内的美院实验术,很多学生以装置形式创作,实际上还是把装置当作绘画性来处理,即立体化艺术系以及像798艺术区的一些装置艺术展,其作品不过是观念艺术名义下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包豪斯设计。


国内的美术学院的训练偏重于形象处理的技术或技能训练,但没有文史哲和语言学的训练。这使得一代代美院人主要靠精神本能和形象的处理技能,后者已不是艺术语言的重点,前者则难以在精神议题上“总体认识”化。当代艺术不可能再靠本能的感受作为艺术的精神议题,我们今天所有的感受都是在一种*治和资本的总体主义体系控制下产生的,几乎没有哪种感受是一种单纯的个人感受,所以艺术家的感受要经过结构视野的观看,这个结构视野的形成,各种文化理论的阅读是精神认识的视野训练的一个基础。


当代的各种文化理论,其实把全球化时代各种个人感受的总体性阐释得很清楚了,像消费主义、景观社会、精神分析、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几乎没有什么精神议题是当代文化理论所没有讨论过的。如果艺术家没有这种精神的结构分析的理论视野,艺术就只能停留在19世纪20年代的表现主义阶段。


国内美术学院的教育,目前对人性和精神主体认识方面的思想训练比较弱,使得一代代美院人对主体性和精神分析的理论脉络知之甚少,很多人几乎停留在一无所知的状况,像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德国的崇高美学,克尔凯郭尔、尼采、萨特、耶夫斯基、弗洛伊德、荣格、拉康、荒诞派戏剧等,这些文学和哲学理论,几乎没有多少美院师生读过,这种人性认识的本能状态,使他们的艺术就只剩下形式设计了。 “画家不需要读书”,这是国内美院让人惊讶的流行语。一代代的错误偏见使得美院体系对人性本身的丰富性和理解能力越来越简单化。诸如文学或艺术史、绘画史自身的书仍要读,前者是精神性的视野和穿透力的训练,比如写实主义的绘画,画家不看小说,怎么把握人物身上人性和国民性,怎么表现人物的深刻人格?如果是表现主义绘画,很难想象没有读过尼采、克尔凯郭尔、萨特这些大师的书,画家的表现型绘画怎会有精神力量?如果是抽象绘画,不读一些诗歌和观念艺术理论,很难想象一幅抽象绘画会有诗意和观念。如果这些文学、哲学都没有,那艺术家只能搞设计和装饰主义了。


龙念南(少儿美术教育专家):


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的美术欣赏教育,应该打破以历史学科为中心和以强势文化为中心的欣赏习惯,应该走出欣赏顺序基本上是以“线――历史”为主导,以“点――美术家”和“画――地域美术”为辅助的欣赏方式。这种分类已严重制约了“读图时代”美术欣赏活动,甚至美术批评的开展。


在强调人文、强调多元、强调视觉的“读图时代”,美术教育应以个人审美能力的聚集和提高、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多元文化的解读和交流为目的。为此,应该重新诠释“经典”、“流行(大众)”和“乡土(民间)”语义。


侯令(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


在传统的美术课程中,强调的是把“最经典”的学习内容列入课程,这样的提法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只有课程中那远在希腊和北京的古建筑、艺术品才是经典,才是文化,才是艺术。而身边的民居建筑或“草根艺术”就不是艺术、不是文化。这就妨碍学生对艺术与文化起源,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妨碍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价值的重视。


在美术课程改革中,必须顺应学生艺术学习的心理发展阶段,处理好经典与意义的关系,关注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的学习活动,借助文化情境,让地域文化或经典在学生的身上产生意义。


人类文化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许多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以“非遗”的眼光看,它就是经典。让学生了解人类共同拥有的经典艺术,认识到它们的普遍价值是美术课程的任务。让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被学生了解,同样是美术课程的重要任务。


谢丽芳(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儿童,都离不开艺术教育。但就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的艺术教育,虽然这些年状况有所缓解,但艺术教师短缺、开课率不足、资源匮乏等现象依然存在。


在多元化现代社会中,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更加宽泛并接近生命的本质,但因种种原因,现在城市部分孩子的美术作品却出现了某些雷同和缺乏想象力的现象,倒是农村孩子的画尽管显得幼稚,但质朴、鲜活,还充满想象。学习民族民间美术对于儿童来说,具有的意义不仅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同时还孕育着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对儿童原创精神的保护,在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中也是极其重要的。


郑宝珍(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新课程之后的美术教育,最具典型的应数各地教师充分开发与利用当地文化艺术资源,编写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乡土美术校本课程。这些乡土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与拓展了国家课程,丰富了学校美术教育的内容,增强了美术课程的适应性,成为了教师能力的增长点,使美术教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但由于教师长期处于课程执行者的角色,缺乏相应的课程建构理论素养课程开发实践经验;教师的研究意识刚刚唤醒,缺乏相应的校本课程行动研究执行力;大多数的教师初步接触乡土美术教育资源,乡土美术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王彦岩(台湾高雄市弥陀区弥陀小学校长):


长年以来,台湾中小学的校园生态有一些较严重的问题,许多学校的艺术与人文教育形同虚设。高雄儿童美术馆校园巡回教育展带来了新契机,规划的展览以儿童的美学理解系统出发,精心设计的探索活动,让每个人都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


这点对于都会区以外的学校有很强烈的冲击,长期以来的空间阻隔和资源落差,这里的文化景致既原始且略显粗糙,高儿美术馆的许多到校展览正好弥补了这样的不足。也影响师生,大家开始思考美感与品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对话增加了,美的语汇越来越多,这不是偶尔带师生到美术馆浅尝可得,而是可以真正实践美感浸润文化平权的开始。


(摘自光明、新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