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聚糖肽副作用 https://m.39.net/disease/a_6113723.html「本文来源:川观新闻」
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
龙婷婷川观新闻记者王代强
野生动物走廊带
野生动物走廊带又称为野生动物廊道。野生动物走廊带能有效减少生境破碎化带来的影响,提高种群或者局域种群的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降低破碎化栖息地中的物种的灭绝风险。当前,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普遍将生物保护走廊带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
穿上厚厚的棉袄,提上一壶开水,带上锄头水桶。12月3日上午,陶伯山和同事们又一次登上海拔多米的土地岭山顶,察看这片9月种下的亩箭竹林是否被野兽践踏,或大风吹倒。
为何在这山顶上,栽这么大一片竹林?“这是我们为往来穿行野生大熊猫准备的食物。”这位大熊猫国家公园茂县管理总站负责人,水平伸出右手食指,随身体微转,划出一个扇形,“这一片就是走廊带,专门为大熊猫交流修的‘鹊桥’。”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鹊桥”不止这一条。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大熊猫栖息地呈严重的碎片化,大熊猫种群被割裂成多个小种群,其间缺少便捷的交流通道,好似生活在一个个“孤岛”之中,对其繁衍生息造成阻碍。
破解这一难题,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大熊猫走廊带,用一座座“鹊桥”将这些“孤岛”连接起来,修复野生大熊猫“破碎”的家园,创造更好的生存生活条件。
为何建?
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严重,种群割裂难以交流繁衍
“一个大熊猫种群若要长期存活,其种群数量至少需要维持在40只左右。”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志松说,经过数十年各界人士的努力,大熊猫从“濒危”转为“易危”,但栖息地碎片化问题仍长期存在。仅岷山一带,大熊猫数量少于10只的小种群就有十来个。
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栽种的竹子
大熊猫,一种已知至少生存在地球上万年的物种,数十万年前曾遍布我国,北达北京周口店,南抵越南缅甸边境。在度过漫长而残酷的冰河期后,大熊猫栖息地急剧萎缩,野生种群退蔽至邛崃山、岷山、秦岭、大小相岭和凉山等六大山系,成为其最后的“庇护所”。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最后栖息地的碎片化。在整个大熊猫分布区范围内,较高海拔的栖息地和较低海拔河谷地带的居民区交错分布,以及各种交通、工矿、水利设施的影响,让大熊猫栖息地被分成许多“孤岛”,种群被局限在小面积的栖息地斑块中。全国野生大熊猫被割裂成33个孤立种群,其中24个种群存在生存风险。
比如,汶川地震对九顶山小种群栖息地的损毁最严重。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显示,九顶山小种群只有35只野生大熊猫。
再比如,拖乌山是连接小相岭山系“公益海”和“石灰窑”两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的关键。资料显示,该区域大熊猫种群已经大幅度下降,专家认为如果缺乏基因交流或者外来个体补充,这里的种群在80年内会趋于灭绝。
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栽种的竹子
专家认为,如此长期下去,可能一些很小的种群内部会近亲繁殖,或者更容易因为一次自然灾害、一次疾病而永远消失掉。最直接、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大熊猫的走廊带,让这些“孤岛”上的熊猫可以进行交流。
年12月,《四川大熊猫走廊带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制定出台,结合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因素,规划确定了13条大熊猫走廊带,分布在岷山山系北区、岷山山系南区、邛崃山山系区和相岭—凉山山系区。
茫茫林海,如何确定这些“鹊桥”的位置?杨志松说,首先,研究人员要根据长期野外监测数据,评估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确定栖息地斑块。然后,分析干扰动物穿越的因子,比如拖乌山,就要分析国道线,天然林采伐、放牧、挖药等人类活动。最后,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确定走廊带的位置。
为了给拖乌山走廊带的建设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和建议,研究人员布设了台红外相机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放牧是最严重的人为干扰因素,占比达89.7%。其中,黄牛和羊的干扰来自石棉县;耗牛和马的干扰主要来自冕宁县;干扰集中在走廊带的西北部,7月和11月最严重。这些监测结果为走廊带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怎么建?
公路转向避让,减少人类活动,让熊猫一路走一路有吃的
走廊带怎么建?《规划》明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植被恢复和保育、管理能力建设、监测科研及信息化建设、宣教能力建设和社区发展建设等六个方面,具体建设主要由保护区和走廊带所在地实施。
土地岭大熊猫走廊带,是岷山山系两大种群大熊猫和野生动物交流的唯一生命走廊。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为垦殖和茂县至北川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频繁的人为活动,致使该区域低海拔的原始阔叶林带已被农耕地所替代,给野生动物交流带来障碍。
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栽种的竹子
近年来,随着以土地岭为中心的一条宽2至4公里、长23公里的“人”字形大熊猫走廊带的逐步建成,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在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印开蒲等生态学家奔走呼号下,当地政府将原本从山顶的茂县至北川公路废弃,重新在山腰修建了一条隧道。印开蒲看说,减少人类活动的同时,还要通过间伐密不透风的人工油松林,栽种竹子、浆果,模拟原来的针阔混交林环境等方式,努力把当地生态改造成熊猫宜居状态。
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工作人员正在安装红外相机
年在土地岭建设了野外监测系统,总投资约万元,对茂县土地岭大熊猫走廊、栖息地实行24小时不间断无障碍监控,对大熊猫栖息地中动物的迁移、活动、繁衍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同样为大熊猫“让路”的,还有盘踞在岷山北部的黄土梁走廊带,位于九寨沟县、平武县、青川县和甘肃省文县之间,长约30公里、平均海拔余米,四周有近10个和大熊猫有关的保护区。年5月,始建于九环线上的黄土梁隧道竣工,此后往来九寨沟的车辆无需再绕行山顶,为岷山北部的大熊猫迁移留下了珍贵的生命廊道。
在熊猫走廊带附近建设的一些重大工程,也采取了迂回避让措施。“成兰铁路穿越岷山,我们设计避开大熊猫的栖息地,跃龙门隧道等多个隧道为此拐弯,增加了20%的建设量。”设计单位中铁二院成兰铁路项目经理周跃峰说,毗邻大熊猫国家公园九顶山片区的跃龙门隧道出口特地设置了声、视屏障,最大限度减少对动物的惊扰。
一窝箭竹用2公斤牛羊粪——在黄土梁走廊带,当地特别从松潘、若尔盖和甘肃等地购买了多吨牛羊粪,聘请当地村民种下30万株箭竹。“管护人员林间巡逻,对种植的箭竹进行持续管护。”九寨沟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张泽说,“今后,大熊猫就可以在这一条线上边走边吃。”
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栽种的竹子
成效怎么样?
大熊猫在走廊带中5天进行数十公里,保护的关键是保护其栖息地
“拍到了,大熊猫!”12月2日,平武县涪林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禹震,盯着办公室大屏幕,将前不久取回的红外相机数据卡资料导入电脑,一张一张察看。该公司前身为平武伐木厂,天然林禁伐后,伐木工成了护林员。“我们在黄土梁走廊带安装了套红外相机,全天候监控,目前已拍摄到大熊猫6次。”禹震激动地说。
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红外相机
激动的还有平武县林业局局长蒋仕伟,对黄土梁走廊带大熊猫“百里长袭”的故事津津乐道。年7月27日,来自浙江台州学院的科研团队,在王朗片区拍摄到1只野生熊猫视频影像。5天后,另一组科研团队在相距数十公里外的阿坝九寨沟勿角片区,再次捕捉到这只大熊猫的身影。
“短短几天跑这么远,可见廊道通常,沿途食物充足。”蒋仕伟说,多年来保护项目的推进,走廊带植被的恢复,保护措施的落实,使廊道的功能日渐发挥。监测发现,近年来黄土梁区域野生大熊猫活动日趋频繁,在部分地段活动时长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大熊猫伞护的其他物种也纷纷出镜。
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栽种的竹子
不止黄土梁走廊带。近年来,四川省范围内投入资金3.74亿元,实施了6条大熊猫走廊带建设,完成廊道区域植被修复68平方公里。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为大熊猫小种群交流、避免灭绝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研教处副处长古晓东说,建设大熊猫走廊带,其保护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大熊猫一个物种,同时也能为同域野生动物和植物提供种群交流的通道,对这个区域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大熊猫保护工作者欣慰的是,目前规划的大熊猫走廊带,均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之内,国家公园建设本身就要求减少人类活动,保护修复大熊猫栖息地。
在专家们看来,大熊猫走廊带建设并非三五年甚至一二十年之功,而是一项永续工程,成效会逐步显现。“走廊带建设初期,先锋物种先来。比如,植物方面可能先是草再是灌丛,紧接着是可能是森林的出现。伴随而来的动物,可能先来昆虫、小型兽类,再来中大型兽类。”古晓东说,生境的变化带来了物种的变化。保护大熊猫或其他野生动物物种,最根本的是要保护好其栖息地,“留着青山在,不怕没熊来。”
受访者供图